丰富优质旅游服务产品供给 满足大众旅游需求 代表委员聚焦建设现代业体系
来源: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4-03-22 10:08:36

  编者按:习强调,要推进旅游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强调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强调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强调要像反对“”一样,下决心整治旅游不文明的各种顽疾陋习。

  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十四五”时期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充分的发挥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等优势,推动旅游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诸多代表、委员共议国是的同时,结合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工作,聚焦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言献策。

  红色旅游在稳中求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品牌规模逐年扩展的同时求新求变,不断适应新时代旅游发展需求。新时期红色旅游如何高水平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新村街道梨树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工作站站长余梅表示,珠山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激发红色旅游活力。千年瓷都中心主城区——景德镇珠山区红色资源较为丰富,作为江西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珠山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发掘提炼宝贵的精神财富,精心设计、串点成线,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不断丰富全域旅游的形式和内容,持续促进文旅融合和文旅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例如打造以“赤色大本营”——原竟成小学为核心,展示景德镇地区党组织早期革命活动的红色旅游宣传教育基地,体现瓷都人民“有志者,事竟成”的“竟成精神”。打造以里村后街浮梁县苏维埃旧址为核心,展示景德镇工人武装斗争的红色旅游宣传教育基地,体现瓷都人民敢于斗争、勇于胜利、“血战东南半壁红”的坚强品质。打造新村街道梨树园社区红色驿站和竟成小学校史宣教室,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红色旅游文化渊源。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激发红色旅游活力,有力推动了珠山区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满足大众旅游形势下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努力做大做强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建议:一是加大力度保护好红色遗产资源,全面系统地开展红色资源的普查调研,摸清现状,造册归档,统一挂牌保护,分批分步进行修缮,在保护的基础上,与旅游相结合做到合理利用。二是要坚持红色主题,扎实深入地开展红色研究,做好红色旅游内容生产,把研究成果通过通俗化、生动化的表达形式呈献给游客。尤其面对年轻游客群体,更要着力于突破表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借助互联网、VR、全息影像等数字技术,为红色旅游增添更多时尚元素,提升游客体验感,让游客能够更多元地吸收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深邃革命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三是要加强红色资源的整合利用,把关联性强、内涵相近的红色景点串联成红色线路,让游客能够体验更完整、更全面的红色历史。也可以把红色旅游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更紧密结合,拓展红色旅游外延,通过聚合各方面资源优势,更好释放红色旅游的教育效果,带给游客更加难忘的记忆。四是发挥红色旅游景区的引领作用,以红色旅游景区和党性教育基地为依托,推动红色研学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游、历史古迹游、爱国主义教育游等有机结合,并培育红色旅游专线精品红色研学旅游线路。五是积极实现红色旅游的产业升级,首先是核心资源的升级,改变资源的简单利用和单纯开发,突出精品,实现寓情于景,意义和趣味相连;其次是基础设施的升级,红色旅游资源大多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住宿、购物等需要完善,公路、铁路、民航需要对接,住宿设施及环境需要改善,特别是旅游目的地服务要最先升级。六是做大做强旅游市场主体,吸引国内大型旅游公司集团投资整合全省红色旅游资源,参与景区运营管理,突出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感,如游客们住土营房、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将红色教育、拓展训练和旅游休闲融为一体,推出实景演出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智慧旅游服务渐被大众接受,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文耀表示,平潭主动对接腾讯公司,创新打造“一机游平潭”智慧旅游服务,以“畅游平潭”小程序及手机App为载体,从软硬件全方面提升智慧旅游水平。“智慧文旅”项目获评亚洲旅游“红珊瑚”奖,主要特征体现在“三个全”。一是景区全智能。全面改造国有景区,全方位接入智慧旅游系统,游客可以在手机端实现导游导览、景区直播、智慧停车、门票预订、咨询投诉等功能,并结合疫情防控推出门票分时预定、景区容量实时查询等功能。二是要素全配套。将商户接入智慧旅游程序,实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一体化,游客可在智慧旅游小程序查询攻略,提前预订酒店及旅游线路产品等,极大提升了游客便利度。三是数据全汇集。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全面汇集文旅数据,配套打造全域文旅决策分析平台、大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涉旅物联网平台、统一运维体系平台等应用平台,形成完备的旅游智能管理体系,为旅游发展提供多维度数据和技术支撑。

  谈到智慧旅游建设将有哪些新探索,贺云翱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不停地改进革新优质旅游服务产品供给新路径。一方面,通过支持景区景点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支持旅游资源通过新媒体传播推广,让旅游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并向云端拓展;另一方面,通过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推送等优势,引导线上用户转化为实地体验、线下消费,更好满足大家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二是推动数字资源融合,培育发展智慧旅游新业态新模式。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全力发展云旅游、云演艺、云展览等智慧旅游新业态,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等新模式,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推广电子票、云排队等新方式,努力实现文旅消费更多样、更便捷、更有活力。同时,支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夜间旅游服务产品,以数字重构助力夜间经济智慧增长,让人们乐享“月光下”的多彩生活。三是推动消费平台融合,着力构建旅游合作共赢新机制。加快智慧旅游发展,推动传统旅游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既需要深入推动“互联网+”,也需要借力各类平台载体。鼓励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开发旅游服务产品服务、举办旅游消费活动,鼓励网络站点平台企业与旅游景区度假区合作,探索流量转化、体验付费、服务运营等新模式。

  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2021年开始转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方法。乡村旅游,慢慢的变成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和农村环境改善的重要渠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大发展,乡村旅游业必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表示,牢固树立全域旅游观念,把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深化农村产业体系调整与改变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不断促进农业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发展,让每个村落既是生活区,又是生产区,还是风景区。发展文化体验为主的文化休闲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度假的田园式休闲观光产业,“农旅文”三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实践。以人为景,以旅为媒,以文为魂,全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既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具体建议:一、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主导”的原则,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城市资本下乡投资兴业,促进“农旅文”三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二、研究制定出台有利于促进“农旅文”三业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有效盘活农村集体闲置的荒山荒坡、堰塘水域、湖泊、森林、历史文物及古院民宅房产等资产资源,激发农村的农业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三、遵循“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科学规划”的发展原则,因村而异,编制科学合理的村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林文耀介绍,平潭乡村旅游生机勃发,下一步,我们将从三方面着手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一是统筹规划实施。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分步开发。持续实施《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打造3个全域生态旅游小镇,32个旅游特色村培育800家民宿、20个旅游民宿品牌,旅游特色村及民宿产品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做足特色业态。按照“田园风光型、水乡渔村型、景区依托型、文化创意型、红色旅游型”的特色主题,引导村民依托当地资源,融入艺术、科技、教育和民俗风情等元素,创新开发特色餐饮、创意商品、体验活动。三是完善配套服务。新改建一批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水、电、气等基础配套;同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分类分批开展产业辅导、业态优化、营销策划培训、技能培训等,并引进我国台湾团队开展陪护式指导,提高服务品质。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细花建议:一、整合优化各部门政策,推动在旅游资源富集的乡村出台特殊政策,不断强化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在全国创建一批旅游特色村庄,开发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服务产品,带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全力发展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乡村民宿、乡村度假村等,加快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自驾车旅游车营地、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示范带动全国乡村旅游建设。二、提升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议借鉴早年利用国债资金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等经验做法,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加大对乡村振兴所在村旅游公路、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和改善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将文化馆与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旅游公共服务结合起来,支持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试点。三、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夯实人才队伍。实现乡村振兴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人,制定并共同实施文化旅游人才发展规划。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和文化旅游职业院校。同时鼓励国内知名旅游高等职业学校通过结对帮扶、为乡村振兴地区定制培养人才等方式支持文化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四、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如腾讯、抖音、哔哩哔哩和小红书等,策划公益活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村振兴地区内生动力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还需要持续加强外部资源的导入,特别是市场力量的引进。

  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说:“我认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路径主要有:第一,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新IP。深入乡村田野考察,实地制定方案,加大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梳理和挖掘,依托文化创意和设计,为乡村文化建设进行主题性策划;开发名副其实的产品,提出改造设计规划;挖掘乡村文化素材,传播本土乡村故事。第二,坚持融合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建设。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艺术思维,推动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资源搭建平台,使其形成标志性文旅产品或文旅成果。为乡村文化提供文化旅游服务功能,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第三,发现和利用资源,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乡村以其文化的独特性而展现出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其独特的历史资源、自然资源、民族资源、文化资源等都是需要发现和保护的内容。必须完善硬件设施,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来促进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建立乡村民俗展览馆、乡村艺术馆、乡村博物馆等,都会成为促进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组建艺术家团队,加强乡村文化题材的文艺创作。通过文艺作品,传播乡村文化。通过文艺创作,提升乡村文化内涵。通过举办作品展览、研讨会等学术性活动,打造乡村旅游新的文化名片。”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坚表示:“通过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大内需市场,畅通国内文化和旅游市场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市场相互促进,是当前文化和旅业的重要任务。旅游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要在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的变革,关键是推进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既要从旅游实体经济、科学技术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从文化和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市场方面加强需求侧管理,着力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十四五’期间,旅游发展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把握互联网时代机遇,强化数智科技赋能,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层次地融合,加快供给侧改革,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力争形成更多‘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

  宁钢表示,我认为现代旅游业体系,应该是将民族、文化、生态、科技4个部分融为一体,共同促进,合力发展。其中,民族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根基,文化是源泉,生态是背景,科技是手段。立足中国特色,建立新的现代旅游业发展格局,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要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现今,文化旅游业在实现对外文化交流、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效果日益明显。以瓷都景德镇为例,打造陶溪川、陶瓷文化民俗村、“陶大小镇”等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旅游景点,结合景德镇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旅游,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文化旅游基地,对文化旅游开发与创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生产部主任成新湘表示,湘绣是湖南民间特色工艺,是湖南文化名片,“十四五”期间,湘绣要创新进取,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俘获“绣粉”,传承湖湘文化基因,展现新时代湖南风采。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文旅发展也迎来了新形势,为湘绣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我们湘绣人将把握好大趋势,积极主动融入,借助打造全域旅游、文化IP的新模式,充分挖掘湘绣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项目,认真做好非遗体验等文旅系列活动,大胆探索和尝试新的湘绣发展模式。

  贺云翱强调,现代旅游业体系构建,首先要有丰富的旅游服务产品,根据现代旅游业市场的需求,推动传统业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注重游客的参与度、体验度和便捷度,旅游服务产品从单纯的“观山看水”向在旅游过程中获取知识和体验生活方向转变;二是文化旅游融合的思路转变,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层次地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富有文化渊源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国家文化公园,大力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教育、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衍生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三是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改变过去行政单元各自发展的模式,突破行政区域概念,以文化内涵、地理单元为主线,发挥区域资源和力量优势,整合跨区域资源要素,加快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四是着力发展智慧旅游,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动旅游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培育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要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支持旅游景区、度假区等开发建设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推进预约、限流、错峰常态化,提高管理效率。五是要有一定的政策引导,改变过去传统节假日集中出游的拥堵状况,通过一定政策来引导游客错峰出游,改善民众的旅游体验感。现代旅游业发展应把握的标准主要有:一是有完善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二是要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包括旅游市场、旅行社、景区服务、酒店等旅游服务单位,营造规范有序、安全文明的旅游市场环境;三是要有专业的旅游人才队伍;四是要坚持可持续旅游,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

  原标题:《丰富优质旅游服务产品供给 满足大众旅游需求 代表委员聚焦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笔谈李柏文:新时代旅游产业体系的特征与建设 下一篇: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构建的七大要素
推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