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中的文明杭州城市文明金名片为亚运增光添彩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4-07-10 03:06:28

  9月的杭州“盛妆”焕新,亚运元素随处可见,干净整洁,文明有礼,整座城市正以最好的姿态迎接马上就要来临的四海宾朋。9月23日晚,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聚焦这座以文明为城市最美底色和最亮名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

  “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而举办亚运会这样的高水平赛事,也是浙江持续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让文明观念深入人心的一大契机。杭州将“迎亚运盛会”和城市文明创建相结合,持续推进“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让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为亚运盛会增光添彩。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文明有礼的杭州街头,身处浓厚的亚运氛围之中,很自然想到“最美杭州”的炼成并非一朝一夕,正是二十年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日常文明创建,才能在今天结出文明亚运的硕果。

  6月15日,杭州市文明办等单位推出2023 第三届“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百万百日文明出行零违法活动,交警部门倡议市民亚运期间采取公交、地铁、骑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让路于客”。所有交通参与者,都是这场赛事的主角。100天以来,共计约180万人次参与活动。

  钱江晚报评论说,杭州不只要“让路于客”,还要在更多方面彰显“有礼”姿态与风采,这不只是一种配合,更是一种支持、一种奉献,是“与有荣焉”的自豪和骄傲,更是东道主该有的样子,是杭州人该有的“亚运担当”。

  杭州街头,两辆出租车正在礼让斑马线年杭州市文明办年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了“文明从脚下起步”活动,公交集团将“人行横道礼让”作为响应,于2005年在所属11路公交车上试点推出。此后相关方案经过不断细化改进,到2016年3月,《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首次将斑马线上礼让行人等文明行为规范列入。

  最终,经过十多年的锤炼磨合,成功地把在人行横道前“见人必让、让必彻底”这一安全文明行车规范,变成了杭州司机们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截至2023年5月,杭州市区主要道路斑马线月,“礼让斑马线”由杭州推广至全国,发端于11路公交车的试点终于成为一道引领全国的文明风景线峰会期间,杭州街头礼让斑马线这道人文美景给外地宾客留下深刻印象。《人民日报》盛赞称,外地司机观察41分钟,270辆杭州车步调一致:礼让行人。

  2021年3月,杭州又通过设置“Z字形”斑马线,施划“黄色网格线”等具体措施完成“礼让斑马线”行动,使电瓶车和行人、车辆安全交替过街。数据统计,实施“礼让斑马线日,无信号灯斑马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6.21%,电瓶车“鬼探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8%。

  杭州市文明办有关人员表示,礼让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提升的是城市的温度。“当车辆为你而慢下来的那一刻,心里肯定会感觉到温暖,这种温暖,慢慢地会堆积成为这座城市的温度。”

  2021年9月14日晚高峰时段,一位女士手被机器切断急需救助,救护车在交警护送下,东湖立交桥上连续几辆私家车在听到警笛后,不约而同主动打方向45度,让原本需要50分钟才能通过的路段只用了15分钟。这样感人的礼让在杭州屡屡上演。杭州人深知,对特种车辆进行礼让,就是为别人打开生命通道。

  2022年8月,杭州又开展了“礼让盲道”试点,确保公共无障碍设施能够物尽其用、随时可用、安全使用,让文明行动再升级,展现杭州新风尚。

  如今这种文明礼让习惯,已经深深根植在杭州人的文明意识里,遍及城市管理的每个方面。比如在地铁、电梯等公共场所,杭州也倡导人们先下后上、先出后进;在对“一老一小”的关爱上,杭州市就印发《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和“儿童友好型城市”,并明确具体任务。

  2022年,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推进“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的实施方案》。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就是要塑造既彰显浙江特质又具有杭州韵味,符合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之义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既体现在宏观处,也体现在细节上;既体现在亚运观赛场上,也体现在杭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个多月前的6月初,“韵味杭州”2023年中国滑板公开赛(钱塘站)暨亚运会滑板项目测试赛在钱塘轮滑中心精彩上演。比赛时,观众有序入场,几乎没人在场内走动,当比赛结束时,大家又自觉将垃圾带出场外,并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中……这种文明观赛秩序成为当天的一道风景。

  “韵味杭州”系列测试赛是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的一次全面系统检验,也是一次“摸底考试”——以举办系列测试赛为契机,杭州亚组委倡导市民当好东道主,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状态迎接亚运盛会。

  这次“摸底考试”的成绩无疑是优秀的,其背后所体现的这种“礼让亚运”的城市精神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养成却非一日之功。

  “孝心车位”不仅是一项社区福利,更是一种价值导向,其“助孝”功能和社会影响推进了杭州新时代文明实践,提升了杭州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也成为杭州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生动注脚。

  这样生动的精神文明创建故事在杭州还有很多。在大街小巷,有坚持28年提供免费打气服务的“梦湖花艺”、16年来一直为辖区老人免费送餐的夕阳红餐厅、退休后一直免费为居民缝补的“孙大姐”、跑遍西湖为老人免费理发的“匠人益剪”……

  2013年以来,杭州每年举行“最美人物”、平民英雄、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涌现出无数个文明实践品牌:比如“行有礼”“餐有礼”等十礼;以“礼让斑马线”“孝心车位”为代表的十大名片;以及以一系列最美杭州人为代表的先进个人,这些精神文明实践品牌背后的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它们的集中涌现让杭州成为了一座充满温暖的善意之城。杭州也因此连续16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成功举办亚运会,这些城市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是杭州的底蕴和底气所在,同时在经过G20峰会和亚运会的洗礼考验后,也必将为杭州争当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文明接力,弦歌不辍。杭州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离不开每一个杭州市民的踊跃参与。如今,放眼杭州,一股护航亚运的文明风正席卷而来。从机关单位退休后,家住杭州市西湖区的陈幼娟一直在坚持做三件事:去老年大学学英语、做志愿者和写作。今年,随着杭州亚运会的脚步慢慢的接近,69岁的她多了一个新身份——将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亚运场馆周边等地开展驻点服务,并走进社区开展“亚运小课堂”,向市民游客特别是老年人,教授怎么样去使用“亚运一站通”小程序,怎么样做数字火炬手传递、线上购票及观赛等,提供数字助老“身边人”服务。

  在市区一家老字号饭店里,不少顾客慕名而来。最近,这里悄悄“上新”了中英文双语菜单。饭店负责人廖云娟每天坚持学英语,她说:“我希望在亚运会开幕前,能用流利的英语报菜名。”

  马明芳是钱塘区白杨街道模特队的队员,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了“文明亚运”礼仪宣讲活动,并将亚运礼仪知识传授给模特队成员。“我们是礼仪之邦,办亚运会一定要展现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在拱墅区和睦街道,居民徐庆儿有感而发。

  与此同时,更多的杭州人则在“文明好习惯打卡”小程序里默默坚持这每天的文明好习惯,如喝完一瓶饮料、吃光一顿美食、使用公筷公勺、垃圾分类、文明观赛、文明停放、文明养宠等,用实际行动共同描绘杭城文明风景线,迎接亚运盛会。

  9月14日,杭州市文明办发布致全体市民的倡议书,为进一步营造亚(残)运会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良好环境,当好东道主、办好亚运会,倡议市民争做绿色出行的引领者、争做文明礼让的推动者、争做市容市貌的维护者、争做城市荣誉的守护者。杭州的文明之风正通过亚运会走向世界。

  文明建设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正是如此。从“礼让斑马线”“孝心车位”到一系列“最美现象”,从G20峰会到杭州亚运会,20年来,杭州精神文明创建从细微处着手,从日常处着手,终于收获正气充盈、彬彬有礼、温暖如春的幸福图景。(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杭州市文明办提供)



上一篇:【48812】文明我国丨记者手记:文明的内在在沉积中提高 下一篇:【48812】公司办公室文明墙企业文明墙长廊3d效果图
推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