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俊梅(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大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晓薇(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文化是一个民族显著的特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事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脉。习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可以说,一百多年来,中国正是在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中开拓通向真理的道路,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迈步新征程,习文化思想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昂扬奋进。对此,我们一定要在新征程上,从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以中华文化“铸魂”“强骨”“塑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脉与灵魂。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蕴含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思想基因和深厚文化底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提升中华文化的价值引领力。
坚持以结合为根。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的真理力量赓续中华文明的基因血脉,推动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使中国式现代化释放中国味、激扬中华情、凝聚民族魂。
注重以弘扬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秉持以历史与现实相融通、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以批判继承、革故鼎新的“守正”态度,对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加强宣传、推广和转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大力推进中华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着眼以创新为魂。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变”与“不变”、传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动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协调、与现代文化元素相适应,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质增效。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骨骼支撑”。习曾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可以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体系,是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更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内核的必要举措。
实施文化产业新战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各类文化产业的互动与协调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鼓励支持创新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文化产品内容质量,搭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平台、丰富文化产业对外贸易渠道,拓展海外文化市场,提升大批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培育文化产业新动能。大力培育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强创新驱动,鼓励文化产业推进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向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等高附加值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不断高端化、专业化。
打造文化产业新品牌。紧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升产品工艺质量与服务质量、树立文化品牌形象与特色理念,构建体现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具有吸引力与公信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体系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形象名片”。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创新推进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积极传播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话语说服力与舆论引导力。
坚守中华文化基本立场,为传播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举旗定向”。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从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展现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
构建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为传播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固本强基”。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协同推进话语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用好用活多模态媒介,形成国际舆论场的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航掌舵”。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综合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精准掌握融媒体的传播特点,创新内容形式,提高传播艺术,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中国文化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与分众化表达,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恩格斯曾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锻造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魂魄与强韧筋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铸魂”、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强骨”、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形”,不断激活中华文明的现代生命力,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方向,为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汇聚磅礴精神伟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20ZDA054);四川省纪检监察学会、四川省纪检监察研究中心2022年度社科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研究”(SCJ220321)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水平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