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资料为信息类作品,主要对旅游产业板块的有关知识、信息、数据等资料长期跟踪,进行动态性、系统性的整理。
1)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行业的统称,是以旅游者为对象,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是做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涉及的相关产业包括餐饮业、旅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景区业、零售业和娱乐服务业。
2)旅游作为增长最快、最具韧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中承担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旅游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增长势头强劲。《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显示,世界旅游业带动的产业综合增加值中,有1/6是由中国贡献的,世界旅游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中, 有1/4来自于中国旅游业。
3)旅游是人们放松身心、寻找归属感、获得别人的尊重、赞扬、自我实现等一系列的需求。旅游板块是一个非周期性的板块,其跟随经济周期的特征并不是太明显,即便经济下滑,只要不是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旅游消费就会保持比较好的增长,尤其是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人们通过旅游来减压的方式越来越流行。
4)业内的人表示,5A级作为中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不仅景观价值要求最高,其配套设施、软件服务等方面都要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获得5A景区的评级,反映出景区总实力。5A级景区具有国家代表性,是官方认定的精品。金字招牌带来的商业经济价值巨大,也会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获得政府支持和补助。
5)专家觉得,之前几十年,旅业主要是卖方市场,而现在处于向买方市场过渡的阶段,由此带来的变化是商家已经从卖商品、卖品牌,转向了卖个性的新阶段。随着“我的行程我做主”,OTA(Online Travel Agent,在线旅行)市场需要借助移动网络和新潮技术方法的“东风”,重塑传统旅游业。
6)中国旅游研究院杨彦锋博士分析认为,旅游业一直是个利润微薄的行业,而且分食者众多,从事旅游业的企业大约七八万家,有旅行社牌照的也有两万七千多家,门槛低、规模小、竞争非常激烈、利润低是中国旅行社普遍特征。
7)有关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过去旅游类上市企业因凭借着稀缺的旅游资源优势实现了业绩的高增长,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日益高涨的旅游消费需求,也确实带动了旅游市场的逐步扩大,不过,随着近两年全球经济整体陷入低谷,以及投资规模的加大导致旅游市场供给的持续不断的增加, 上市企业的旅游市场发展受到了一定挤压,业绩增长明显乏力。为突破瓶颈制约,诸多上市公司近两年开始积极寻找新的业绩突破点,寄希望于通过跨界或同业并购等方式实现自我突破,特别是经营机制相对僵化的国企旅游企业,更迫切需要改变。
8)国务院总理指出,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为“五大幸福产业”,并且旅游居首。
9)2013-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呈一直上升趋势。2013-2014年均超过10%,2016-2017年旅游产业综合贡献均超过11%;2017年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
10)资料显示,在证券交易市场34家A股旅游酒店类上市公司中,有20家为国有企业(3家央企,17家地方国企),占比达58.82%,对这些国有旅游公司而言,虽然资源优势相对突出,但过往的激励不足也导致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动力和管理效率相对受限,往往使得企业经营业绩增长弱于其他非国有公司。
1)健康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保健方式,它寓休闲于治病,寓保健于休闲。游客能享受到十分便利的医疗照顾以及适合旅客病情的健康美食、保健按摩、水疗等康乐消遣服务,将医疗、美容、健身、娱乐、休闲度假融合为一个整体。健康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中的新兴分支,融合当下热门的医疗行业和出境旅游业,能够很好的满足个性化的旅游市场需求。
2)户外旅游属于参与型体育旅游,主要指用户以前往目的地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为目的,包括了各类户外运动。与观赛游相比,户外旅游将旅游和体育更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提供游客体验性更强,休闲度更高的旅游服务产品,同时也对相关企业在体育产业链上的把控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更高。
3)智慧旅游是系统的、综合性的旅游,能够让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而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是智慧旅游的重要特征,智慧旅游从用户和企业双方进行协调,让每一方在利益链条上分一杯羹。智慧旅游以互联网思维运营,基于云平台、大数据等打破了传统旅游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供求双方进行无缝对接。智慧旅游的出现最先解决的便是用户的诉求问题,从用户角度来讲,智慧旅游将碎片化、分散化的信息进行整合,为用户所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和旅游体验。而对公司来说,智慧旅游为企业形象的展示与产品提供平台,并节约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逐渐改变整个产业的运营模式。
4)现代露营旅游的雏形1860年起源于美国,在当时是为组织青少年开展自然环境中的理想教育而发起的。由于这项活动既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又能使参与者体验到人与自然亲近的种种乐趣,所以很快流行开来。经过长期演化和发展,如今露营慢慢的变成了西方人士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伴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和旅游个性化需求的增长,我国自驾车休闲旅游、家庭自助旅游、背包徒步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露营旅游慢慢的变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兴业态,未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5)景区类上市公司:从主要经营业务来看,A股景点类上市公司数量约占旅游板块的1/2。景区类公司围绕自然景区/人文景区为核心开展景区、交通、酒店、餐饮及旅行社等业务。其中景区门票及交通因垄断效应盈利情况较好,酒店、餐饮及旅行社由于非垄断性因素毛利率及净利率均相对较低。
6) 旅游景区大致上可以分为自然景区和人造景区,相比之下人造景区往往更有优势。一是人造景区多为“一站式”度假村,由于业态完善且靠近城市,重游率大多高于自然景区;二是人造景区品牌能通过后期运营慢慢地加强,如迪士尼乐园、华强方特乐园以及广州的长隆旅游度假村。开发方式方面,由于景区前期资产金额的投入规模较大,若判断失误投入运营后较高的折旧和经营费用可能对利润造成较大的侵蚀。目前A股人造景区类公司中,宋城演艺和中青旅均采用了轻资产模式经营。
7)根据麦肯锡的统计,中国富裕人群贡献了全球奢侈品近三分之一的消费,另据奢侈品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统计,连续5年超过70%的奢侈品购买行为发生在境外。上面讲述的情况表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品供需结构的矛盾已一天比一天突出,居民境外购物需求明显地增加,对国内消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因而免税店成为吸引高端消费回流的重要方法。过去几年免税政策正不断放开,相继出台了包括免税市场准入、免税品业务经营及相应的外汇管理等政策。目前,国内免税店类型最重要的包含:口岸免税商店(机场免税店)、运输工具免税商店、市内免税商店、外交人员免税商店、供船免税商店、免税外汇商场和离岛免税店(三亚)等。在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免税企业将受益高端消费回流带来的行业高增长。
1)根据《“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预计2020年,国内旅游规模将达到68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2)李金早在世界旅游发展大会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超10.8%,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中国正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更广泛。未来5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超过6亿人次。中国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基础差,但发展快、势头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已连续多年变成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超过13%。
3)健康旅游背后蕴藏巨大商机。近5年,全球健康旅游增长率为9.9%,是世界旅游业增长率的两倍,2017年预计将产生6785亿美元的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16%。健康旅游游客可以给目的地市场带来人均约为10000美元的收入。
4)户外产业在欧美等国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但从我国的情况去看,户外市场正刚刚起步,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且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据COA(中国户外联盟)统计,2015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规模为454亿元,较上年增长12.5%。并且我国目前每年已有1.3亿人开展徒步旅行、休闲户外等泛户外运动。据测算,预计我国户外产业当前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左右。
对比美国近50%的户外运动参与比例,我国未来十年预计将有5倍的客群增长空间,并且考虑到休闲游成长背景下客单价具有不断的提高趋势,未来我国的户外旅游市场势必将有超过万亿的市场规模。
6)国际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也会促成跨境医疗的兴起。仅2014年,韩国的中国医疗旅游人数就达到了20万,据估计未来我国跨境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市场新的增长点。预计目前全球医疗旅游市场的年增长率为15%-25%,而上涨的速度最快的地区是北亚、东南亚和南亚。出境游龙头旅游社凯撒旅游和众信旅游也相继推出高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同时,巨大的潜力使得跨境健康旅游服务机构慢慢的变多,它们得到资本的追捧,并且呈现出产业化、平台化的趋势。
7)长远看国内中档酒店还有较大的上行空间。首先,从国际发达市场来看,中档酒店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占比接近50%。而国内中档酒店仅2万余家,相对于国内住宿市场40-50万家的体量而言,中档酒店占比仅约为5%,提升空间巨大。其次,消费整体的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消费升级是中档酒店扩张的长期逻辑。随着注重个性的80后和90后等逐步走向社会,其对衣食住行的品种有着更高的期望,服务更好、产品更多样的中档酒店往往比服务有限的经济型酒店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再者,各成本要素上涨所带来的经营压力也在倒逼经济型酒店向中档酒店转型。过去几年平均房价和入住率的双双下降导致了经济型酒店RevPAR的回落,加上不断上涨的商业租金和人力成本,不少经济型酒店都有向中档酒店改造升级的动力。
1)在旅游市场景气指数上扬的同时,旅业也迎来兼并重组热潮,旅游市场的集中度也会增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预计,行业20强集团所达到的交易总额占整个旅游市场占有率会促进扩大。未来五年中国酒店业、民航、旅行社等领域还将持续发生大规模并购,最终市场上将形成数个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成为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2)通过跨界投资进军旅游业成为一时风潮。券商研报数据显示,全国排名前五位的房地产企业如万达、恒大等围绕旅游综合体、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星级酒店、国际品牌酒店、大型主题公园等进行投资;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风险投资公司中,有8家涉足旅游业投资,能源、水利、电器、农业、保险等大型企业集团也纷纷投资旅游业,包括复星国际、联想、泛海控股、用友等公司。
3)随着上海迪士尼,海南免税旅游岛,西藏特色旅游,北京、四川和广东推出“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杭州、宁波、上海、南京、无锡、苏州等地纷纷发放“旅游消费券”等行为来看,各地区都在着力打造各自的旅游特色,这些都为旅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4)旅游业的国际化机遇:一是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为世界旅游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当前我国和世界主要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一批跨境经济技术合作规划已经或正在编制。“十二五”以来,我国还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5)旅游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机遇。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可望保持旺盛。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进入结构快速升级时期,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未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旅游消费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我国旅游持续较快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基础。
6)旅游业发展的交通支撑机遇。我国高速交通等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将为我国旅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发展基础。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省会城市与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基本框架,高铁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根据《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至2020年,全国民用机场总数将达244个。与此同时,航线也会大大增加。公路方面,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总规模达到8.5万公里,全部建成后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从而大大提高全社会的机动性,为人们旅游、休闲提供快速通道。
我国高速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加上海洋和内河、湖泊等水上交通、城市内部交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各种发展大众旅游的条件正在成熟,发展基础逐步稳固。
7)旅业投资价值不断提升。一方面,旅业过去10年展现了高成长性,且未来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交通改善、假期制度改革等因素推动仍拥有持续增长潜力,现在包括未来也将成为国家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支柱产业之一。另一方面,目前IPO提速,旅企寻求资金支持迫切,但大部分项目受限于经营合规、资产独立性及持续经营能力仅能通过三板挂牌而非A股上市,在此背景下,现有上市旅游类公司所受影响有限;相反,随着A股投资标的的快速扩容,旅游类公司特别是各大景区,其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资源稀缺性将日益凸显。
8)未来30年,依旧是中国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随着“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实施,中国旅游业将迎来提质增效的阶段,世界将充分分享中国旅游市场带来的巨大红利。
3.1 2017年6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旨在促进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知指出,在用地政策上,要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用地自办、入股等方式经营休闲农业的政策。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3.2国家旅游局2017年6月发布《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不仅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也指出要加强规划工作,做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加强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3.3 2017年9月,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关于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的通知》,对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履职、旅行社规范经营提出了要求,倡导游客理性消费,共同不法经营行为、防范市场风险。
3.4 2018年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将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以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的主要目标。
按照《意见》部署,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1)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包括国内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人次)达到118.8亿人次,为全球人口规模的1.6倍;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达6.7%。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增速分别为6.8%和4.3%,其增速超过制造业(4.2%)、零售业和批发业(3.4%)、农业、林业和渔业(2.6%)和金融服务业(2.5%)。
2)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0-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发展较快。2016年,国内旅游收入为39400亿元,同比增长15.22%;2017年旅游收入为45700亿元,同比增长15.99%,增速趋于平缓。
3)国家旅游局表示,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入出境市场平稳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7亿人次,同比增长3.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全年国际旅游收入达1234亿美元。
4)根据国家旅游局初步测算,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
5)据CNBC2017年10月25日报道,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增长最快的10个旅游业城市全部分布在亚洲,而前5名则都来自于中国。“城市旅游榜”前5名:重庆,旅游业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4%,广州,旅游业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3.1%,上海,旅游业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2.8%,北京,旅游业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2%,成都,旅游业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1.2%。
6)2018年1月17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吿(2018)》。报告中指出,全球旅游上市公司增长与同期主要资本市场基本一致。
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50家旅游上市公司总市值由3561.68亿美元增长到7859.8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4.04%,其中2013年增幅最高,同比增长63.77%。六年间50家旅游上市公司总市值增长1.2倍,与同期主要资本市场指数增幅相一致。
7)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和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5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1.3亿。
8)免税领域也将是未来旅业非常大的看点。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免税行业发展迅速,全国免税销售额在2008年仅有60亿元,到2016年已增长至263亿元,基本每4年免税销售额就增长一倍。同时,国民奢侈品消费额增长也十分迅速,2008年我国奢侈品消费额仅为1516亿元,到2016年增长至5373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3%。
9)携程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亿元市场规模。面对亲子游蓝海,国内旅游企业纷纷推出了种类繁多的亲子游产品。
10)旅游人数的增多和人均旅游花费的提升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升级加快,用于旅游的花费越来越高,旅游消费将成为一种刚需,大众旅游时代将全面来临。2010-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逐年增长,同比增速除2011年外,维持在5%以内。2011年,人均花费增速达到最大增速,达22.24%。截止至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为914元,同比增长2.93%。
11) 近年来,全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日渐扩大、发展内涵不断提升、发展方式不断转变。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测算达5550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5900亿元。
12)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主要数据,2018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同比增长6.9%;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城镇居民花费1.95万亿元,增长13.7%;国际旅游方面,总收入6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
13)2018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与过去两年对比,2018年十一期间旅游总收入增速和游客人数增速呈现下降态势,也是最近三年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
1)避暑旅游主要集中于东北、西部、华北局部和西南局部,多年来避暑游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从供给角度看,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避暑旅游产品。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暑期,国内十大避暑游目的地分别为丽江、林芝、昆明、呼和浩特、秦皇岛、张家界、青岛、哈尔滨、阿坝、厦门。同时,“上山、下海、看草原”成为避暑的主要方式,黄山、庐山、九寨沟、长白山、崂山、千岛湖、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及呼伦贝尔草原等景区火爆。
2)随着互联网平台不断普及,OTA(在线旅行社)集中度不断加深。其中,携程、同程、去哪儿网等大型OTA平台占据在线%以上份额。这些企业在景区门票的在线销售方面卡位优势明显。此外,以美团为代表的团购网站也占据了一定份额。
3)对比欧美户外休闲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分析,可以看到受益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目前我国正处于类似美国1970年代,即户外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初期。
4)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改进,“旅游+VR”在解决技术瓶颈后,有望迎来繁荣。VR技术带来的广阔前景吸引着不少旅游企业早早尝试。深圳一家公司开发的VR智能酒店系统已经在广东部分酒店铺开:酒店大堂用VR选房,进入房间带上VR设备玩游戏、坐过山车、在健身房戴着VR眼镜运动
5)当前,西方主流旅游业形态早已告别低层次的观光游、购物游,进入了深度游、定制游的高级阶段,更加注重为游客带来独特体验,发掘旅游资源本身的市场价值。可以说,横亘在中国旅游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是发展理念、监管水平、行业自律等多层次的差距。
6)有体育经济研究者表示,中国旅游业贸易逆差很大,高端消费外流严重,其中就包括很多中高收入人群到国外跑马拉松,因此中国必须打造一批高品质马拉松赛事。2016年,中国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达328场,覆盖全国133个城市,全年参赛人数近280万人次。
7)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旅游形式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但目前绝大多数自然景区仍以观光型业态为主,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重复游览率较低。同时,景区淡旺季差异明显,收入结构不均衡等特征长期存在。虽然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但由于一线核心景区承载能力有限,在缺乏交通等外部条件改善的情况下,景区游客接待量或将进入长期的低速增长态势。
8)在交通改善、私家车保有量、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的大背景下,国内旅游市场增速有所提升,2017年,国内游客同比增速约为13%-15%;同期,出境游客同比增速约为5%,增速同比有一定下降,源于欧洲局势动荡、东北亚局势不稳、东南亚旅游业受制于泰国整治低价游。
9)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消费升级较为明显,人均收入的增加及旅游目的地的丰富,带动人均出行率逐年提升,为旅业业绩增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根据上市公司业绩报告显示,在行业转暖的大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延续高景气。其中,15家旅业上市公司在实现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后,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继续实现同比增长,在24家旅业上市公司中占比超过六成。
10)在近日公布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除传统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外,杭州、成都、天津、苏州、南京、重庆等新一线城市也跻身前十,而且这些城市的人们有更高的出游意愿,也更注重旅行的品质和体验,会在旅行中更多选择高星酒店。
11)长江证券认为,2018年以来,全国旅游市场态势良好。免税行业延续此前的高速增长态势,在政策扶持下表现亮眼;酒店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三大酒店集团数据向好;景区行业增长稳健,主要节假日均实现客流增长;出境业在国际环境稳定、国人消费能力提升背景下欣欣向荣;餐饮行业2018年以来增速略有放缓,大众化趋势延续。
12)国信证券指出,通过对旅游板块过去十年走势进行复盘:2010年旅游板块开启独立行情,此后超额收益逐步显现并扩大,2014年-2015年达到高峰,2016年-2017年逐步消化估值压力后,2018年上半年,旅游板块整体上涨10%,再次领涨各行业。从子行业轮动来看,拉长时间轴,虽经济有起落,但高壁垒、可复制的细分龙头中长期仍占优。结合目前市场风格,首先仍关注竞争格局占优/商业模式可复制,且业绩增长较确定的优质白马品种。
13)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从2012年的7.2亿人次增至2017年的28亿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2%,增长十分迅速。目前已达到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中接待人数超过25亿人次的发展目标。
1)分析人士指出,从投资主体来看,旅游业目前已经形成以民营资本为主,政府投资、国企投资和外商投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偏好也有差异,民营资本投资重点在东部地区,主要集中于休闲度假类产品;政府和国企对西部投资比重最高,集中在基础设施和景区提升改造等观光项目;外商更青睐东部地区。
2)预计到2020年时,旅游投资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在旅游投资资金来源上,积极参与旅游产业投资的资金主要扎堆在民间资本中,据测算,民间资本在旅游产业中投入占比已高达58.7%,而政府和国有企业资金的占比则只有19.1%和15%。就目前来看,民间资本更倾向于东部的大型综合文旅项目,而政府的投资则倾向于西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镇项目等。
3)新兴旅游产业当中最得宠的是网上领域,去年在线亿元,按年增长三成。在线旅游投资集中于OTA(Online Travel Agent)、出境旅游、旅游科技类公司、B2B旅游、共享单车和在线租车等七大范畴,占全部在线%。OTA类企业正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周边游、亲子游、老年游、主题游等亦快速萌芽。
4)较新的面孔则有“低空旅游”及“工业旅游”。“低空旅游”即是以直升机、水上飞机或热气球等为旅游工具,并在1000米高度或以下飞行观光。该领域极受投资者青睐,成为行业增长之最,2016年实际完成的投资高达83亿元,同比增加84.2%。至于“工业旅游”,则是航空小镇等主题。随着内地航空科技水平推高,旅游价值也水涨船高。
1)国庆期间不少旅行社在出境游线路中,都将邮轮游作为卖点力推,价格在六七千元,如芒果网在国庆期间为游客提供数条航线日出航的皇家加勒比邮轮“海洋航行者号”香港+冲绳(过夜)+香港6天海上假期,预订单量较为可观。
2)近年来,中国邮轮旅游规模迅速增长,年增长速度平均达30%以上。预计到2020年,中国邮轮旅游将达500万人次,2030年将达850万-1000万人次。同时,深圳、三亚等多个地区也出台政策扶持邮轮产业发展。比如深圳市政府将邮轮产业列入未来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和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深圳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则正在起草。
3)相关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邮轮总航次将达到1053次,同比增长27.6%。据驴妈妈提供的数据,今年春节邮轮出游人次增长达1.7倍。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出境邮轮游市场将延续火爆,同时也将呈现出一些新变化。
首先,高端邮轮将加速发展。多家国际邮轮公司2017年将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推出其高端邮轮航次。其次,邮轮游目的地趋向多元化。2017年邮轮游虽然仍以日韩航线为主,但随着华南邮轮市场成熟,东南亚国家将开始抢戏。此外,家庭出游成邮轮消费主力。
1)2014年起露营旅游已经逐渐开始获得政府、市场重视,2015年利好密集性出现,促使其呈现爆发式增长。首先,国家与地方政府对露营旅游重视度较高,将露营旅游作为重点扶持行业。目前国家支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旅游产业发展的意愿很明确,从2014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好几个涉及促进自驾车与房车露营旅游的“意见”,印发了房车上路的“通知”,2015年出台了《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鼓励产业的发展。
2)大型央企国企积极参与,民间资本纷纷发力,资本的大量涌入推动了露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当前露营地数量已经呈井喷增长之势,截止2015年12月,中国露营地总量为415个。同时,资本进入对露营旅游的营销、宣传有较大帮助,有利于更多游客了解、认识并参与露营旅游。此外,资本还能吸引较多人才进入露营旅游,促进露营旅游专业化、创新化发展。
3)露营旅游产业上下游的发展模式已经出现雏形,产生了“露营+景区”,“露营+旅游地产”,“露营+休闲娱乐”等复合模式。露营旅游的游客滞留时间长,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有综合性消费需求,盈利点较多,盈利空间较大。
4)旅游产业链的产出呈现出多种形态,涵盖了以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为主的诸多产品服务及其部门。旅游资源互补、各部分资源共享、战略流程对接、文化相互融合,每个环节的协调发展,是旅游产业得以优化,并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的关键。景区露营地则以最为低廉的成本将旅游产业六大要素融合在一起。随着露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旅游个性化、大众化的发展,露营旅游将迎来快速发展期。2015年露营旅游市场规模约为80亿元左右,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3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
5.3 在线)目前,在线旅业已形成“携程系”和“海航系”为首的两大巨头;拥有上游资源的“万达系”、“首旅系”正在发力集中整合资源;此外依托阿里生态圈的阿里旅行也在攻城略地,加速在线年第一季度在线旅游市场交易结构方面,途牛排名第一,占比达到28.4%;携程排名第二,占比为25.0%;同程排名第三,占比为13.4%;其后为驴妈妈,占比为13.1%。
1)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既融合三产,又紧密连结农业生产、
2)古镇游是乡村旅游的最成熟模式之一,未来发展空间仍广阔。古镇游依托古镇村落建筑遗迹和淳朴民风,是乡村游中目前开发最成熟的模式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休闲属性持续吸引游客观光。3)展望未来,古镇游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古镇旅游资源存量丰富,仍有大量资源未被开发。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9522个建制镇和14677个乡,其中,百年历史以上的古村镇共220个,而开发完善的古镇还较少;且从地域分布来看,多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还有大量未开发的资源上佳的古镇,随着近年来古镇投资力度持续增加,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古镇投入运营,古镇迎来行业性的发展机遇。
4)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特色小镇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在第一批特色小镇中,超过60%的特色小镇为传统
,如旅游、文化、农林牧渔等,其中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小镇占比达到37%,超过三分之一,连同占比16%的文化产业一起,仅文旅类小镇便超过特色小镇的半壁江山。新兴信息、健康、时尚、金融、环保等
占比在30%以上,相对较少。但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在第二批特色小镇申报时提出“以旅游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推荐比例不得超过1/3”,对新兴产业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5)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它从规划到建设,到运营,到基本的功能完备,这最起码得用20年时间。很多地方说3年打造成功多少特色小镇,这个实际上是一种很粗糙的说法,或者是不了解其中的规律。如果一些地方,满足于一任政府之内,就要打造多少工程,只能是拔苗助长,只能是一堆形象工程。6)建设特色小镇所需要的条件,远远超过了一般综合体的开发,超过了房地产的开发,超过了一般人说的园区项目的开发。
举个例子,都市区的“烂尾楼”,总会有人来接盘,无非价格问题。但是如果换成特色小镇,一看它在那半死不活,连救都没有人救它。
7) 在乡村旅游方面,国外有许多成功模式,如欧美的“度假农庄”模式、新加坡的“复合农业园区”模式、日本的“绿色旅游”模式等。但是鉴于国内明显不同的旅游消费特色,中国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开启本土模式。8)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业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2016全国有10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29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200万家。而到了2017年,初步统计全国农家乐数量达到了220家。截止目前,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共38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60个。
9) 在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市场中存在着一些发展弊端。一是
5.5出境游领域1)消费升级,出境旅游逐渐成为刚需,行业复苏和企业加大力度促销共同推升行业景气度快速回升。行业竞争环境优化,竞争格局走向明朗,有品牌效应的出境游旅行社成为消费者的品质之选,市占率持续提升。
2)2018一季度出境游板块整体营收增速22.43%达到154.41亿元,行业回暖趋势仍在延续。(1)亚洲主要目的地日本、泰国、越南,2018一季度接待大陆游客增速为17.9%、30%、42.9%,因此韩国萨德事件发酵未产生太大影响,而且从2018年3月起,韩国接待大增陆游客人数增速同比转正至12%。(2)2018年最大的出境游看点——俄罗斯世界杯,还在持续带火赴俄旅游。了解到,2017年前往俄罗斯的中国游客达到147万人次,同比增长14.7%,据统计花费最高的世界杯旅游订单高达85万元。
3)Travelzoo旅游族总结出海外个性化产品相对受欢迎的三个大类。一个是当地的短途旅游产品,特别是由海外本土旅游公司提供的团队游产品;另一类受到欢迎的类型是当地的餐饮;第三类是以酒店住宿为主的套餐产品。
4)携程预测今年国庆假期出境游客接近700万(据携程大数据,2017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假日期间出境人次超600万),占全年出境旅游人次1.31亿的5%左右。目的地方面,据携程,日本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多样化的目的地选择、便利的签证政策吸引不少中国游客前去旅游,出境游目的地人气排名第一,泰国排第二;受世界杯影响,今年中秋国庆赴俄旅游人数增多,俄罗斯从去年11名蹿升至第9名;韩国、塞尔维亚、冰岛、荷兰、波黑、波兰、墨西哥、阿根廷、丹麦、土耳其成为2018年十一出境游十大黑马目的地,增速达到50%以上。
合并,港中旅董事长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建议:逐步扩大免税范围、提高免税限额、增加退税优惠、增加免税店数量,将境外的这类消费引回境内免税店,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标日韩大量市内免税店,国内增设市内免税店是未来发展方向。
2)上海市内中服免税店16年9月开业。以它为例,持护照入境年满16周岁的中国籍旅客,自入境之日起180天内,可购买限额限量的商品。市内免税店品牌达100余种,涵盖日化、居家、食物等多种商品。商店内达500人左右开始限流,保证购物体验。多数商品价格高于日上免税店。3)在现行的政策框架下,中国市内免税店有三种形式:海南离岛免税、回国人员入境免税店以及出境市内免税店。
4)2017年,免税行业是大开大合的一年,展现的是国进民退的格局。中国国旅先后标下香港机场免税烟酒段、北京首都机场免税区等多处标段,又拿下日上免税行(中国)有限公司51%股权,后者长期经营北京首都机场免税区。中国国旅在业务上高歌猛进,成为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免税龙头。
5)据麦肯锡预测,2016-2020年我国奢侈品消费额将从5372亿元上升到7812亿元,而2020年国内免税销售额将达到507亿元,即从2016年起将有18%复合增长率。
1)龙头优势明显,强者恒强。“印象”系列、“千古情”系列、“山水盛典”系列等精品旅游演出凭借卓越的导演团队,精湛的舞台效果和优质的演出内容成功塑造了顶级品牌,占据了旅游演艺市场绝大比重份额;凭借品牌和渠道优势后续在新项目拓展方面优势明显。
2)转化率提升和潜在的增量市场确保行业高速增长。现阶段我国旅游市场的观众转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国内有旅游演出的城市在100个左右,高于4%的城市仅有8个,与国际成熟的旅游演出城市纽约23%的转化率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宋城演艺和
5.8 主题公园领域1)政策、市场、产业、技术四重因素助力主题公园发展:国家相继推出政策,从政策层面上进行主题公园行业监督与扶持。旅业迎来“消费升级”,主题公园占据亲子游类型产品半壁江山;针对文化、旅游类企业的各种投资异常活跃,各类资本的进入加速了业内企业兼并重组的速度;VR技术使得主题公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中国主题公园步入黄金时代,行业空间广阔:亚洲已经成为全球主题公园市场的重心,到2020年,中国主题公园市场规模将达120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主题公园市场规模到2020年则为90亿元。
3)通过分析国内外公司,可以看出成功的主题公园都是有自己核心的IP及一条完整、全面的产业链做支撑,树立自己特有的品牌优势,才能在国内众多主题公园中脱颖而出,构建自己的差异化,不被竞争对手复制及模仿。此外,适度轻资产扩张有益于主题公园品牌价值以更为丰富的途径变现,将产业链和价值链做大。
4)2018年5月17日,世界主题公园权威研究机构美国主题娱乐协会(TEA)与第三方旅业研究及咨询机构美国AECOM集团联合发布了《2017年全球主题公园调查报告》。
传统的主题公园三巨头迪士尼、默林娱乐和环球影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并且牢牢占据前三。迪士尼在过去一年中表现强势,增速从去年的0.7%跃至6.8%,吸引了大约1.5亿人次的游客;默林娱乐以6600万人次依然位居第二,增幅则扩大到了7.8%;环球影城的表现相对稳定,以4.4%的增幅,4945.8万人次保持第三。
中国市场继续强势表现,三家主题公园集团入围前十,华侨城蝉联世界主题公园集团四强位置,紧随其后就是华强方特和长隆集团。从单一主题公园来看,上海迪斯尼的成功引人注目,在全球TOP25主题公园中,位居第8;而长隆依然是全球水上乐园的人气王,以269万人次的年接待量再次领跑。
5)从单一主题公园来看,2017年全球TOP25娱乐/主题公园的游客人次共计2.44亿,2015年为2.33亿,同比增长4.7%。
6)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目前,大大小小2700个主题公园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江苏、山东和广东的主题公园数量最多,分别为295个、231个和219个。就目前的数据来看,主题公园在国内的发展依然处于不平衡的态势,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7)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符合主题公园经济准入条件的人口基数将不断扩大,2020年达到主题公园准入条件的人群有望突破11亿人。在达标人群中的渗透率有望提高到20%,总访问量达2.2亿人次。届时中国将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主题公园市场。
1)目前全国A级景区门票收入约占总营收的45%,门票收入仍然是景区最基本的盈利模式。由于我国出游人群规模庞大,核心景区数量有限,旺季门票供不应求,因此景区高门票价格短期仍将维持。但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单纯依靠门票收入的盈利模式面临转型压力,这也是自然景区类公司估值持续受到压制的主要原因。
2)当前A股自然景区上市公司均处在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在业务构成不发生大转变的背景下,客流变化弹性不大。过去景区个股享受了确定性带来的估值溢价,但长期来看,在收入和业绩增长趋于稳定,可预测性更强且波动范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估值缺乏提升空间和动力。而休闲景区受益消费升级驱动,景区内涵挖掘空间大,盈利环节众多,回报相对更高。
3)目前景区板块估值处在历史低位,但2013年以来宋城演艺、中青旅的P/E估值水平相对于
经历了从溢价到折价的过程。截至2017年11月,宋城演艺、中青旅对应黄山旅游估值分别折价约11.5%和13.5%。
4)景区类公司在2016年二、三季度客流量显著下滑,2017年多数景区如期出现复苏,但并未出现强势复苏。5.10 酒店行业领域
1)经济型复苏周期有望延续,中高端是未来核心驱动,高星级回暖。经济型酒店在经济复苏、国内旅游市场高增长和门店优化下强劲;中高端酒店快速发展,头部品牌已展现强劲盈利能力,是未来增长核心驱动力。2017年,平均入住率、平均房价双双提升,带动RevPAR增速屡创近年来新高。预计2018年,经济型持续复苏以及中高端占比提升将带动RevPAR持续稳健增长,RevPAR的增长中来自ADR的比重增加,会带来持续的业绩。
2)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各类酒店、客栈民宿40余万家。精品酒店、新中档酒店及客栈民宿等住宿形态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与其对应的多样化需求的实际、稳定增长。从分布集中度来看,在40余万家的酒店中,国内500强品牌酒店占比仅为6%,远低于美国市场高达70%的连锁化率。各类型住宿市场均有极大提升空间。
3)根据迈点旅游网提供数据可知,目前我国旅游住宿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2017年总酒店数达到132168家,大概占领全国酒店数的32%,在供给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不过这也造成了全国酒店区域分布不均匀问题。除了华东外,2017年,华北及西南地区成为了旅游住宿业市场新宠。从数据来看,华北地区拥有近5万家酒店的数量,虽不及华中、华南、西南三地,但其品牌酒店达到了3600多家,是7大区域中连锁化率第二高的地区,品牌酒店市场发展相对成熟。此外,西南地区酒店数量位列国内第二。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该区域的品牌酒店却不足2000家,品牌酒店市场发展较缓。
1)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冬季运动受众的不断增长,冰雪赛事、装备以及培训等领域潜力巨大,中国冰雪产业有望将在北京冬奥会前后进入发展高峰期。
2)根据国家旅游局2018年2月21日晚发布的数据,春节期间,东北、华北地区等多地滑雪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超过10%。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滑雪总人次为1750万次,人均滑雪次数由2016年的1.33次上升为2017年的1.45次。
3)分析人士表示,在滑雪总人口、总人次上升的情况下,滑雪发烧友的比例也在稳步增长。随着冰雪爱好者群体的不断增长,冰雪赛事、雪场运营、冰雪装备、冰雪培训领域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冰雪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2025年超万亿。
6.1 2017年8月份交通运输部印发《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17-2020年)》,确定126个红色旅游公路项目,建设总里程约2442公里,其中中西部地区建设里程占比达90.8%。到“十三五”末,我国将基本实现所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至少有一条三级以上公路衔接,50%以上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有二级以上公路(城市道路)衔接,景区与周边城区、交通网络的衔接更加顺畅,为推进红色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6.2 2017年9月13日,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大会在成都召开,从中获悉未来5年中国将有7亿人次出境游。另外,世界旅游联盟成立,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当选主席,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获各国认可。
认为,受益行业景气稳健、确定,板块下跌具有一定的安全垫,后市应首选估值回落较快的优质龙头。近期,市场风格偏好成长股,板块内出境板块及部分股价下跌较多、市值偏小个股亦存在较强的估值修复机会、阶段性个股行情看好。
2)从交易的角度来看,广发证券指出,综合来看,旅业各板块景气度排序为:免税板块酒店板块出境游板块景区板块餐饮板块。看好板块后续表现,建议根据两条主线进行选股:首先,免税、酒店、出境游等高景气行业的龙头白马,龙头公司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规模效应有望持续显现,盈利和估值均有望得到提升。其次,成长性较高的低估值标的,目前板块内非白马标的普遍处于历史估值低位,配置价值也在逐步凸显。
7.2 行业细分和相关个股1)户外产业资源。拥有优质户外线路资源的:长白山、黄山旅游等;全国景区布局的
,深度布局马拉松赛事运营的智美体育,以及在体育旅游布局深厚的众信旅游和凯撒旅游;户外用品销售方:户外全产业链布局的探路者、“零售店+俱乐部”模式的三夫户外。2)
革标的:云南旅游、岭南控股、西安饮食、锦江股份、首旅酒店、全聚德、桂林旅游、峨眉山A、丽江旅游、/中国国旅。3)在线旅游板块:凯撒旅游、众信旅游、浙江永强、
。4)冰雪产业板块。具有先天冰雪资源优势:长白山;冰雪赛事、冰雪装备相关:三夫户外;提前布局冰雪运动产业:国旅联合、
6)国内休闲游和主题公园:峨眉山、长白山、大连圣亚、宋城演艺、三湘股份、中青旅。
7)出境游:众信旅游、中国国旅。8)古镇游:中青旅、三特索道、黄山旅游。
:大股东电建地产此前在南国置业股东大会上表示,有意与南国置业一同参与雄安新区特色小镇建设。近日,南国置业在互动平台上透露,电建已成立了包括南国置业人员组成的雄安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进实质性工作。
2)莱茵体育: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冬奥会是发展冰雪产业的良好契机,体育特色小镇、冰雪运动是公司体育产业两大核心体系“空间+内容”的重点布局领域。
3)美好置业:公司已就鄂州红莲湖地块(13.82公顷)、重庆永川来龙湖特色小镇(150.35公顷)的建设与合作方签订框架协议。下一步,公司将与专业运营团队和企业合作,依托绿色环保、文化旅游、科技等核心产业,打造具有“美好”特色的小城镇项目。
4)龙建股份:进军河北特色小镇建设,3月在河北省旅游投融资大会与河北省承德等市县就特色小镇开发与建设进行了交流和项目对接。
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回答投资者相关提问时公司表示,目前正在打造临安文化休闲旅游养生小镇,对于雄安新区的项目,公司会保持关注,与合作伙伴积沟通,在适合时机将力争参与雄安新区周边小镇的项目开发。6)华侨城:公司总裁王晓雯则透露,未来华侨城将构建100座具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的小镇,创造20万个创业和就业岗位。7)
:将产业小镇与产业园区作为集团两大业务发展线日,华夏幸福首次发布其小镇计划——未来三年在环北京区域、沿长江经济带以及
区域等大城市、核心城市的内部以及周边布局百座特色小镇。8)华谊兄弟:旗下电影小镇有关负责人受邀参会,公司海量IP资源及电影小镇运营经验有望受关注。
9)棕榈股份:提出“生态城镇+”的战略转型方向,目前转型已初见成效,近年来PPP项目订单接连不断。公司曾公告,和保定市签到合作总投资规模20亿项目协议,同时为《白洋淀生态林建设及淀区绿化建设》及城市景观生态系统规划建设顾问。
7.3.2 主题公园概念1)华侨城:总体规模国内第一,采用“地产+主题公园”模式。
2)宋城演艺:民营主题公园以演艺构建差异化,互联网全面布局。公司2014-2015年集中开业的三大异地项目第2个完整年度整体实现32%增长,仍处迅速增加期。2018年,上海、桂林、张家界项目将陆续开业,澳大利亚项目购买土地已完成,西安千古情预计将于2019年初开业,公司将迎新一轮外延项目驱动增长的周期。
1)中国国旅:中国国旅是国内旅行社和免税业务的双巨头。旅行社方面,公司旗下的国旅旅行社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旅行社;免税方面,全资子公司中免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免税企业。从业绩构成来看,中免的免税商品销售为公司贡献了超过97%的利润,其中三亚海棠湾离岛免税店又占到中免免税收入的二分之一。
2)众信旅游:是国内最大的出境运营商之一,主要经营出境游批发、零售、商务会奖旅游业务,未来将进军海外游学、移民置业、医疗体检及海外金融等各类出境服务领域。公司是出境旅游专业运营商,主要从事出境旅游的批发、零售业务,以及商务会奖旅游业务。公司是旅游服务产品制造者和服务提供商,初步构建了整体信息化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3)凯撒旅游:控股股东海航集团 ,公司丰富的资源将支持业务增长、保证目的地服务、加速旅游金融发展。受益欧洲游复苏,公司2017年上半年出境游业务表现良好,持续推进目的地资源整合及出境游全产业链布局。背靠海航大船,与海航旗下航空、旅游等优质资源产生协同效应,资本运作确保资金支持,出境游龙头地位保持稳固。
您还需要支付0元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确认打赏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打赏无悔,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