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热播,《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流行,从一个个观众如潮的展览,到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关切,对所有的文博人来说,“忙碌”已经是这些年来的工作常态。
送别2019,迎来的2020,可能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开始,我们的文博人还将继续面对着蜂拥而来的观展人浪和文博热潮……“博物馆热”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怎么样应对这样的时代?怎么来面对现在的观众?大家会看到什么?人们想要什么?
在本期的《你好2020》的特别节目中,我们也走访了几位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博人,他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明确了,这是一个属于文博的大时代,而中国博物馆事业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前途一片光明。
董彬:我们都知道文博行业,这两年国家很看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现在的博物馆建设进入到了高峰时期,我这边搜集到了一个数据,1996年国家大概有1000余家博物馆,到2017年数量达到了4000多个,在2019年年终岁末的时候,这一个数字上有没什么变化?关强:确实这些年博物馆发展非常迅速,每年都以一二百座的速度在涨,2019年,我们最新统计数字还没出来,不过2018年底的有个数字,就是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是5354家,这个数量已经是我们建国时候的200多倍了,是改革开放1978年的14倍。这5000多家里边88.6%的博物馆都是向社会免费开放。所以我们现在其实就是目前全国大概平均每26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这是平均数,当然像一些博物馆发达地区的地区,像北京、陕西,包括甘肃等一些省份已达到了十几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所以这些年发展很迅速,特别是2010年中国召开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非国有博物馆也发展得很快,过去的几十家现在已经有1000多家了。董彬:今年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当中,提出了一个叫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多举并措让文物活起来,您认为让文物活起来的这个“活”字,怎么理解呢?关强:这个确实是作的重要指示,已经有6年了。“活”虽然是针对动物的说法,因为一般文物大家都会认为是个静态的,但是提出让我们“活”起来,实际是能不能更鲜活地向观众展示的事情,我们工作的16字方针里边就有“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规划利用,加强管理”,其中所说的合理利用,实际上就是要怎么办,让文物能够对当今社会服务,也就是说在保护好文物的基础上,用人文的科学的手段把文物研究好,挖掘好,其实就是把它的价值阐释好,然后把这些成果通过种种手段分享给广大的群众。所以我们现在也正在通过包括咱们进行了全国文物普查,向社会公开我们的这些藏品,能把这一些产品的数据能够让社会利用。像故宫把186万件全部开发,国家博物馆也向社会公开了70多万件的馆藏文物信息,有些省份,它把全省的,像吉林省,就通过数字博物馆在线服务平台,为全省的一百多家的博物馆提供这种展示平台,所以就是说,通过这一些向社会的开放展示,其实就是很多的,包括社会单位,像很多的这种文化公司,一些传媒公司,它也可通过这一些数据来开展更多的文化的活动。关强:确实就是说像我们最新的统计数字,在2018年,我们全国的博物馆共举办了结合文物的宣传展示展览2万多个,这中间还包括各种社教活动20多万次,2018年我们总共接待了11亿人次的这种观众。我还有一个数字,就是说40%的观众都愿意在节假日期间到博物馆去参观,特别是像刚才您提到像衣食住行这样一些方面,怎么能体现出来,比如说像我们现在开发了很多的文创产品,它实际上是很多公司运用了文物的元素,把它在衣饰上做体现,像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商务时装品牌,2019年他们做了一个由游园戏梦国博特别合作系列的新品,就是以芙蓉双鹭图、五彩花鸟纹,跟馆藏作品的那些花鸟动物纹路为基础,把元素抽取出来,提炼出来,然后在服饰服装上来反映出来。包括有些也是引入一些餐饮的企业,进入到我们的博物馆,提供的服务同时我们也研发了很多的文创,比如说食品类的文创,像比较有名的像苏州博物馆,他搞了很多的这种曲奇,特别受欢迎,像故宫也推出了像雪糕的一些东西,在“住”的方面,像很多我们很多博物馆通过在跟社区的配合,搞一些合作项目,比如说像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它举办了胡同侧面活动和胡同花园的这种展览,就让社区的老百姓关心他们的胡同的这些环境,像这个“行”,实际上刚才讲到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很多人都愿意去到博物馆去参观。像南京博物院它去年做了一个统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到南博参观的一些观众的分析,它在城市里边到底占多大比例,也就是对旅游的贡献度,他们得出的数字是该院对南京市旅游知名度贡献率是10%,带动旅游经济收入高达16亿多元,所以就说通过到博物馆参观,通过参观参加博物馆的各种展览活动,实际上对老百姓有个特别亲身的体会,把老百姓融入进去,在他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会有涉及。董彬:这点特别好,不仅仅让我觉得文物只是在博物馆里锁着,就能看,冷冷冷地看!他有距离感,或者觉得很高深!关强:现在很多的博物馆已经成为这种热门的打卡地,你说像前一阵北京下场雪,很多观众就说我要到故宫去看雪景是吧,或者是哪个博物馆最近新推出了一些文创产品,特别是年轻人,他就非得要赶快去采购,带动作用非常大的。董彬:到年终岁末了,您所亲历或者感受到的2019年咱们中国的博物馆领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有没有一件标志性的事儿,让您感受特别多?关强:我觉得2019年也好,其实就是这些年来逐步的一个过程,就是我们的博物馆领域最大变化,也是我们博物馆变得更加开放,更加亲民,以及更加多元。我们博物馆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只收藏、保管、展示文物的那么一个空间,它慢慢的变成了老百姓一个社会交往的生活空间。像2019年我们搞博物馆日,他就谈到一个概念,博物馆慢慢的变成了文化的中枢,已经是一个老百姓愿意在空间内来探讨文化交流交往等等,所以到博物馆已经是一种时尚,或者是它一种休闲社会交往的需求。所以我们博物馆也会定期地在不同的节点搞很多活动,包括这种音乐会、鉴赏会、时装发布会等等,我们也会搞很多活动,搭建一些平台,包括去搞大讲堂,很多的活动,像这些大馆,一般活动的通知一发出去很快就秒没,因为是有限制,一般几百人一二百人很快就会没有。所以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变化,就是说博物馆成为老百姓愿意去的地步,不只是专业人员去,特别是青年人孩子们愿意去,可能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你要说2019年有标志性的,我觉得可能不止一件,像2019年5月18号,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湖南省政府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了我们的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中国主会场活动,这一个活动其实就是有很多具体活动,包括像启动了博物馆网上展览,另外跟我们跟中国移动合作的做博物馆在移动项目,另外还专门举办了一个中华文明物语的一个特展,还举办了博物馆文化中枢的高峰论坛,还有个博物馆之夜的活动等等,活动实际上就是把刚才前面我们讲到的这些转变都在这里边有所有体现,而且这个活动特别受关注,在当天点击量,一天之内24小时就达到了5亿多人次,所以老百姓非常关注,而且媒体的关注,它这种多的点击量,其实就是老百姓的的关注,也是民众的关注。第二个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文博系统也为新中国70周年要做出我们的贡献,所以去年从年初的时候我们就布置了要围绕新中国70周年要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来庆祝。实际上全国各地新中国70周年的有关展览上有1600多项,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像就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这个展览实际上就是通过了25个例子,用了600多件文物,展现着70年来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工作的不凡历程,这个里边有很多的精品,包括像伯远帖、五牛图等,还有个最新的去年从日本追溯回来的曾伯克父等珍贵文物做了展览亮相。这个展览他是反映了70年来的文物回流回归的路,我也说他是新中国70年来中国成长的一个路,也体现了我们的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就说这个展览在社会反响很大,赶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既提升了老百姓民族自豪感,也是对祖国的一个献礼,我觉得这也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董彬:包括国际博物馆日,咱们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都非常期待,去年2019年是在湖南博物馆。2020年5月份我们也非常期待新的一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透露一下有没有相应的计划安排。关强:每年5月18号,我们都会选择一个博物馆来做我们的主会场活动,今年的活动肯定会越办越好,但是现在我不是太想这么早地透露出来,还是想留给一个期待,肯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博物馆来举办这个活动。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城市或地区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让展示的文物活起来可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让文物活起来能体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而对于乡村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文物中的那些传统元素,在当下会散发出那些独有的魅力呢?或许,在国际著名设计师熊英这里能找到答案,在”盖娅传说”的秀场上,熊英让中国传统的写意与西方的表现手法相连结,也让中国文化与世界相连结,讲好中国故事,熊英说这是她乐此不疲的一件事。
熊英:我所有的设计当中,绝大多数都是传承我们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传承而去进行。譬如我们在法国的歌剧院发布的第一场“圆明园”系列,圆明园是万园之园,我们在法国呈现是追忆过去,当时所有的我们历朝历代留下的宝贝古董,譬如青花瓷,我们就重现在法国的歌剧院,作为我们走秀的灵感,出来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惊艳了,当时美哭了。所以,这就是用我们传承的历朝历代的文物文化用华服作为设计灵感,重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把过往的好的我们会更加珍惜,过往的毁掉的我们去重现或者是创造。在我的作品当中,基本上我们华夏文明的东西,我都会慢慢地讲故事一样把它搬出来,作为生活的一个美的展现,这就是我最乐此不疲的工作。
熊英:2020年首先我要给大家拜年!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其实我们完成了刚刚所说的起承转合的收官之作,以大美戏曲为主题,在国际上传播东方之美,另外我更希望讲好每一个故事,未来的设计当中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同时也完成艺术和商业的转型,讲好每一样故事。
文化博物,可以点亮美好的生活。在2019年博物馆热了,“萌萌哒”的文创产品火了,一个个文物故事也变得家喻户晓。前有《我在故宫修文物》“复活”技术、《国家宝藏》明星演绎,后有《如果国宝会说话》“快充”、抖音视频“文物戏精大会”翩翩起舞。就连故宫博物院的前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先生都成为人类纷纷点赞的“网红”院长。那么您知道单院长在2019年最欣慰的事是什么呢?2020年他又有什么期待和愿望呢?
单霁翔:你好202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文艺之声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单霁翔,单霁翔给您拜年了!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故宫博物院通过为时十八年的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和为时八年的平安故宫工程,在这一年实现了故宫全年无事故,全年无投诉的成绩。那么我们特别值得欣慰的是,去年在实现限流的情况下,故宫博物院的观众仍然是史上最高,突破了1900万。在这些观众中,年轻人占到了将近50%。今天我们的年轻朋友们喜欢古老的紫禁城,喜欢中华民间传统文化,我们感觉到很欣慰。2019年,在文化遗产领域出现了很多可喜的事情,其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走向了世界,也使更多的人能够听到来自中国的故事。
单霁翔:2020年将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我们在这一年里继续贯彻,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通过引人入胜的活动,为人们奉献出更好的文化产品,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