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打造元阳全域旅游“新名片”
来源:企业文旅    发布时间:2024-07-09 02:42:34

  元阳县充分的利用民族、生态、区位、气候等优势,按照“村庄变景点、田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培育“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全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出一批乡村振兴实践“样板”,打造出一批集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旅康养村。

  南沙镇那里村围绕传承创新非遗傣陶技艺与发展乡村旅游主线,重点发展非遗傣陶创新开发和乡村休闲旅游两大产业,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集体经济带动模式让“陶民”变身“股民”“村民”变“社员”,逐步探索“公司+农户+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新建土陶农家乐、休闲农园观光栈道、特色树屋体验区,应景打造集河道观光、村民日常休闲娱乐、健身、文艺演出等功能为一体的民族广场,打造出制陶、多肉种植、夜间经济、田园综合体4大产业化联合经营体,催生了“节日经济”“周末经济”“夜间经济”。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4.7万人次,旅游收入16万元。

  那里村村民刘星和记者说,“现在我们村民也可以在自家门口做自己的生意,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还有游客来到我们那里村还能体验我们的土陶工艺,希望我们那里村的人民以后的日子慢慢的变好。”

  游客李元也和记者说,“我在公众号上了解到那里村,看图片就感觉很美,来到实地一看比照片更美,这个村子里的人也特别热情好客,来这一趟值了!”

  南沙镇乌龙村结合紧邻高速路口的交通区位优势、盛产冬早蔬菜的资源优势和凉爽宜人的气候优势,依托当地浓郁的傣族风情,在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冬早蔬菜产业的同时,按照“村庄变景点、田园变公园”的发展思路,将业态植入与群众增收结合起来,以“政府主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把废弃猪场变废为宝建盖农家乐,盘活闲置土地兴建水果交易市场,打造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使村庄变园区,农户变商户,厚植围城经济底色,促进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在新街镇,有210年历史的阿者科村,因其保存完好的“四素同构”生态系统、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聚落空间景观和悠久的哈尼民间传统文化底蕴,成为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申遗的五个重点村寨之一,同时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近年来,依托梯田、村落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是坚定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了阿者科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优势,村民获得了丰厚的生态旅游红利,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庄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自2019年营业以来,阿者科村共接待游客12.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1.65万元,分红8次,累计分红143.66万元,户均分红2.21万元。

  阿者科村村民高干文和记者说,“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帮助太多了,现在来旅游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多,分红一次比一次高,我们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新街镇全福庄村以党建引领示范工程为核心,通过采取党建引领、四级联动、移风易俗、诉源治理、智能防控、产业富民、共治共享等举措,积极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先后被评为“全国传统村落”“云南省卫生村”“云南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云南森林乡村”“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全福庄中寨、多依树下寨、多依树小寨将梯田农事体验、民俗文化品味、非遗手作DIY等体验项目作为发展旅游业态的重要抓手,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基地”的新发展格局。

  全福庄村村民白锦宁和记者说,“我是本地的哈尼姑娘,我现在是在村子里面就业,我们店里面常年入住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像重大节日、节假日入住率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现在我们村子路面这些都建设的很好了,我希望在这点能学到更多的技术,对以后我们创业也是有帮助的。”

  在元阳县,一批集热区水果集中交易、民族特色餐饮为一体的大沙坝、沙仁沟村精品村代表,以“房车营地驿站”为亮点的五帮村、以商业经济为重点的菱角塘村、以民族特色美食为卖点的乌龙村、以自然风光体验为主的龙大村、以温泉康养休闲为特色的排沙村项目建设,形成“一村一主题”的文旅融合新方向。

  据统计,今年1-9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1.17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37.23亿元,同比增长34%。(刘国燕 车亚茜)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上一篇:精河:特色民宿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下一篇:河源城市亮化:城市亮化的意义和好处
推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