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拥有34项联合国非遗名录和1530项国家级非遗名录,变成全球上拥有世界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在发展中,非遗文化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如老民间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碰撞,以及民间传统文化如何在融入世界文化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为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传承方式、面临的困境等,民生智库联合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开展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研”,围绕传统技艺与产业化、传承与品牌、人才与工匠等话题进行深度探讨,提供专业、权威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借鉴,实现新时代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星。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本次调研结果显示,44.1%的受访传承人认为非遗领域“面临传承危机,主要靠国家和政府的保护”,仅有5.9%的受访传承人认为非遗领域发展“处于鼎盛时期”,总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以下是对具体数据的分析:
制作工艺、曲艺失传是当前非遗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危机。调研结果显示,有70.59%的受访非遗传承人对“部分制作工艺、曲艺失传”是非遗发展面临的危机表示赞同,无法确定有效传承人传承非遗项目也是目前非遗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地区文化受冷落”占比50%,这可能是由于政策实施存在差别、各地区非遗保护执行力度不同导致的。
政府资金支持是非遗传承人的普遍诉求。根据调研结果,有50.98%受访传承人认为非遗项目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包括对传承人的人才培养、宣传推广、产品成本等都需要来自国家或社会的巨额资金支撑。其次是“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不够”,占比45.1%,“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传承人老龄化”也是当前非遗项目发展存在的较大问题。在新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民间传统文化如何保持自身独特性并创新发展,也将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非遗项目传承人年龄逐渐向年轻化发展,40岁以下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占比较高。调研结果为,非遗传承人20-30岁年龄阶段占比16.67%,31-40岁占比32.35%,二者合计占比接近50%。而61岁及以上占比最低,仅为8.82%。
在项目级别方面,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非遗项目中,传承人年轻化更为明显。而区县级非遗项目呈现出老龄化,61岁及以上占比达到20.7%,需要重点关注此类项目的传承人问题。
非遗传承人受教育水平明显较高。调研结果为,超过一半以上受访非遗传承人学历在专科及以上,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2.94%,改变了以往的传承人受教育水平低、无法进行文字传承的现状,提高了非遗传承人学习、研讨、创新能力。
非遗传承人从事非遗项目时间普遍较长,技艺纯熟。从调研结果来看,非遗传承人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上的非遗传承人占比达到50%,总体分布情况与非遗传承人年龄分布相符合。
依靠非遗产品所获得的年均收入水平理论上偏低,以此谋生略显困难。调研结果显示,受访传承人依靠非遗产品所得收入普遍偏低,年均收入不足3万元的非遗传承人超过一半。随着社会变迁,民众生活和消费水平逐渐提升,完全依靠非遗产品营收来平衡家庭开支,将会让非遗传承人生活难以为继,也侧面说明了非遗项目传承受到经济效益的限制,非遗传承人无法将非遗项目当作专一工作看待,需要政策资金支持。但20%受访非遗传承人年均收入超过了10万元,约2%甚至达到30万元以上,为非遗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带来希望。
调研结果显示,约60%的非遗项目通过社会传承的方式来选定传承人,打破了过去依靠血缘、家族等传承方式的局限性,将非遗传承开放直面社会,从社会吸引非遗人才,扩大非遗传承人培养范围。
调研结果显示,36.27%的受访非遗项目存在传承人流动性大、非遗技艺学习半途而废的情况,尤其是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项目类型,仅有12.75%的受访非遗项目拥有稳定传承人群。
调研结果显示,有66.67%的受访传承人认为“年轻人不愿意继承”是非遗项目失传的原因,其次是“市场前景不好”,约52%的受访传承人对此表示赞同,非遗市场发展前景直接影响到年轻人对继承非遗项目的积极性。
当前形势下,为了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传承人的选择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考察和培养传承人多方面的能力。在社会传承为主流的情形下,“师徒传承能力”不可避免成为评价传承人是否合格的首要条件,与此同时,“文化创新能力”也并列排在首位,由此可见创新在非遗项目传承中的重要性,立于传统,勇于创新,才是非遗传承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全国范围内非遗项目众多,非遗种类也多种多样,为了促进各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同行业相互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调研发现,非遗项目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密切,约70%的受访传承人表示“有活动的时候会相互交流”,也有11.8%的受访传承人表示“基本不来往,各自独立发展”。
调研发现,非遗项目之间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通过“参加非遗的相关活动(培训、展览等)”,以“一起申报某个项目”为媒介开展交流的仅为少数,参与人群比例只有16.67%。
为了更好地促进非遗传承和发展,国家大力支持非遗与其他领域相互融合借力,共同发展。调研发现,20.6%的受访传承人对非遗项目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的状况持积极肯定态度,49.2%的人表示赞同,总体上认为跨领域融合对非遗项目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运用广泛的融合形式主要有“非遗+校园”、“非遗+文创”等,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一代积极继承非遗项目的兴趣。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应该积极探索“非遗+电商”的融合形式,多元化推广非遗项目,推动非遗产品营销市场化进程。
增强非遗项目间的交流切磋,探索非遗跨领域融合发展模式,都是当今非遗项目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基础条件。为了推动非遗项目稳健、快速发展,有效的传播方式也很重要。本次调研了解到,依靠“博览会、展销会等”线下渠道推广宣传非遗项目依旧占据重要位置。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发展,“网络及自媒体”平台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此类传播方式也逐渐普及至非遗项目,吸引了大量圈外人群的关注,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
非遗项目宣传活动的开展符合推广渠道类型的分布,“民间艺人、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展览、专家讲座”等线下活动是主要推广形式。但“互联网+课堂”的展示形式也侧面反映了网络及自媒体对非遗项目传播的贡献。
电商时代来临,非遗传承人也开始搭乘互联网这一载体传播非遗项目。调研发现,53%的受访传承人开展过电商推广,46%的传承人做过互联网直播,可见互联网在传播非遗项目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在了解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坚持非遗独特性和可发展性,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打造出最有效的出路。根据调研结果,有64.7%的受访传承人认为非遗产品在当前形势下最有效的出路是“针对大众开展手工艺教学、体验项目”,46.1%的受访者认为“嫁接文化旅游项目,带动产品销售”才是实现非遗产品产业化的有效路径。但也有人认为“只要产品优于同类竞品,是否成立品牌不重要”,这就需要深入分析非遗品牌化成功案例,为其他非遗项目发展总结经验。
除了依靠市场自主调节、探索市场化道路,以政府主导的保护措施才是促进非遗项目稳定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调研结果显示,希望“政府加强重视,增加投资力度”在非遗传承人诉求中占据首位,有66.67%的受访传承人表示赞同;排在第二位的是“注重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超过半数受访非遗传承人对此持积极态度。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有效保护机制,探索多元保护方式,充分利用市场调节积极性来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非遗项目处于保护初期,继续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措施可以更好地推动非遗项目保护进程的发展,同时根据各区域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进行影音资料的留存和保护。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引导非遗项目健康持续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查非遗“抄袭”问题,保护非遗传承人合法权益;打造非遗项目品牌,注重IP带动发展,推动非遗项目尤其是手工艺类的产业化发展。
了解各非遗项目传承现状和非遗传承人诉求,建立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为非遗项目传承做好接班准备。依托校园资源优势,通过教育教学途径,重视青少年非遗项目传承保护意识的建立,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非遗传承人群。
针对各非遗项目之间交流不频繁的现状,整合非遗传承人对交流方式的诉求,可以搭建专门的非遗交流平台,将各非遗项目传承概况、发展经验进行共享和交流,帮助非遗传承人了解行业内发展情况,同时也是另一种推广渠道,有助于其他非遗项目传承人了解非遗产品。
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技艺,更需要智慧的支撑,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决定了非遗项目人才紧缺的重要性。而非遗项目进校园的发展的新趋势也表明了非遗对青少年市场的渴望和大学生人才的优势所在。通过非遗与校园、社区合作,开发非遗项目推广课程和实践课程,向普通民众普及非遗项目,为进一步开展文创活动提供一定的认识基础和合作经验。
民生智库是中国最早专注于公共事务领域的社会研究智库,也是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合作智库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退出评估唯一社会智库,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委托单位,拥有国内唯一专注于民生领域的大数据研究院。
智库秉持“真实社情民意、权威评估咨询”宗旨,以“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己任,关注民生,体察民情,聚焦民意,深入研究中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际,破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为我国政府提供政策决定依据和咨询建议,为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在公共事务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