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不断探索新思路、开辟新路径,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成为当前主要任务。对于乡村振兴而言,文化是灵魂、产业是核心,若能将二者有机融合势必会取得“1+12”的效果,即在通过产业建设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播,实现乡村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同向同行。近年来,旅游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形态趋势,前景无限。因此,将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全力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文旅产业,无疑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
新时代文化旅游的“爆红”为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这一市场热点的引领下,海量文旅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市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乡村文旅产业不能一味地照搬模仿,开发同质化严重的文旅项目,这无疑会影响和削弱乡村的文化优势,使其难以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由此,乡村文旅产业在开发文旅项目时,应立足乡村本地特色文化,充分的利用具有文化代表性的资源,实现自然和人文有机结合,在全面满足游客吃穿住行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乡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乡村农业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以农村自然生态为主题开发文旅项目,整条旅游线路应设置森林遗迹、生态农田、绿色果园等景点,并为游客提供自由采摘、种植体验等娱乐休闲项目。同时,安排农家乐、提供生态民俗体验等以充分满足游客的吃住需求,保证游客能够亲密接触大自然,体悟乡村独有的自然风情。
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只有村民热情参加到乡村文旅产业的建设中,整体工作推进才能更为顺利、更具实效。为了更好的提高村民的参与度,乡村应做好宣传工作,充分的利用村内广播、布告栏、社交群聊、短视频平台等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帮助广大村民对“什么是乡村文化旅游”“为何需要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等问题形成清晰明确的认知。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由其率先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建设相关活动,对于其所取得的建设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借身边人的成功案例逐渐增强村民对于发展乡村文旅的认同和信心。在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开展专业培训,为其讲解和分享在开办民宿、开设农家乐、销售农产品、与游客交流等方面的需要注意的几点和优秀经验,再根据村民开展业态的相关意愿提供更为细化的技能培训,使村民具备足够的能力参与到乡村文旅建设工作当中,实现从广泛参与到有效参与、高效参与的转变。
针对乡村文旅融合这一涉及多方主体利益、关乎乡村建设发展的系统性工程,高效管理必不可少,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系统全面的管理体系以确保整个工程的规范化、科学化推进。一是要建立领导机制。由乡村基层政府牵头,组建乡村文旅融合领导小组,吸纳村内优秀党员干部、优秀村民、文旅产业代表等作为小组成员,立足乡村发展真实的情况和现有旅游资源储备,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并对招商引资、设施建设、广告宣传等相关责任进行具体分配,协力做好乡村文旅融合的推进工作。二是要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严格监督旅游产业、村民等负责乡村旅游相关主体的行为,严厉惩处不正当竞争、漫天要价、店大欺客等行为,切实维护好村民和游客的合法权益,并通过设置举报信箱、开设游客反馈中心来打通信息流通渠道,广泛听取游客的意见和建议,诚心诚意为游客解决问题。三是要建立保护机制。采用线上预约的方式合理控制日流量,避免游客数量超出乡村承载力,并将发展旅游业所得的部分资金用于修复历史背景和文化遗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中,通过合理的保护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各领域都在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型,乡村推进文旅融合也要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充分的发挥先进的技术的优势来为融合工作赋能。一方面,构建综合智慧旅游和旅游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和乡村文化旅游的深度结合,采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来传播乡村文旅信息,从而更好地开展乡村文化旅游的营销工作,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原生态的乡村风情,同时运用“元宇宙”技术,对农村旅游景点进行重新构建,提供一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旅游景区数字化服务,通过高质量、全方位、便捷化的服务来逐渐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强化数据对乡村文化融合管理的支撑赋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淡季和旺季的客流量、游客消费信息、游客反馈建议、配套产业营业额等数据来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得出游客旅游喜好、产业链条构建缺陷、基础设施建设所存问题等信息,并预测未来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走向,将其作为后续乡村文旅融合优化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不断对乡村文旅进行优化改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是新时代我们国家推进乡村建设所探索的新方向,兼具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乡村多元主体要齐心协力,抓住文化旅游兴旺发展的契机,从项目开发、宣传引导、管理体系、技术应用着手推进,走出一条发展理念相同、乡村文化各异、文产链条完整且经济价值可观的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