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渊源。通过对中华美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体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人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层浪,这部红透大江南北的美食类纪录片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渊源,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它唤起了人们对美食的记忆,将民间传统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在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民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1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前的小年,家家户户祭灶爷、吃灶糖,保佑全家来年幸福平安。腊月三十,人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除夕夜一家团聚,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而守岁的习俗,既饱含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碎红满地,可谓“满堂红”的好寓意。以上种种,都是民间风俗最直观的体现。
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同时,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具有全人类、全世界共通的法则,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便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1]1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群体单独生存,在人类的各种群体活动中,民俗文化应运而生。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就已经盛行,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白波一家人在北京过年的故事,使无数中国人产生了心灵共鸣。贵州省的下尧村,每年十月都会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而设置的节日——新米节。而村民享受盛宴的方式也很特别,十里长街,百十张桌子排在一起,所有的村民沿街而坐,这就能体现出群体协作和分享的“长街宴”。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人类社会中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都是由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的。
(二)民俗的传承性。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伸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1]13每个人在成长历程中,都从民俗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在民俗传承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能力。
诺邓火腿的腌制方法,由老黄手把手教给了自己的儿子树江;陈皮鸭的手艺传自阿伦的祖父;周赛群在厨师学校传道授业,为孩子们的就业增加砝码;王德峰作为一名新入行的潜水员,在师傅的引领下,完成了一次不寻常的海底旅程;5岁的宁宁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宁波人的这种庆贺新年的传统将会在宁宁的心中得以传承。无论是家庭传承、师徒传承还是节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一代代绵延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下去。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1]17中国历史悠远长久,幅员辽阔,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开创并延续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例如,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清明节出门踏青、插柳条;重阳节登高放纸鸢、插茱萸等等,许多习俗自先秦两汉时就已经定型,并一直传承至今。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1]18民俗文化是几千年来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积累和总结,在历经千年的传播过程中,语言和行为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工具,这种特性也决定了民俗文化的变革会跟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以不断地适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的望果节,这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果”起源于公元5世纪末,在这一段时期,它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节日,只是开镰收割前的一种活动。8世纪后期,西藏进入佛教兴盛时期,“望果”也带上了教派色彩。后来随时代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该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四)民俗的类型性。民俗的类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1]20
以民俗文化中的民间文学为例,中国著名的四大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和“孟姜女哭长城”——之所以被人们所称颂,主要是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思想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愿望紧密关联。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无论是吉林查干湖上的“祭湖祭鱼”仪式,还是海南的林红旗上船之前在妈祖庙中的祈福,或者是捕鱼船上简陋的祈福工具,都体现着劳动人民企盼丰收、感恩自然的思想和愿望。
(五)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民俗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它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民俗的规范性。[1]22简单来说,就是约定俗成。吉林查干湖上的捕鱼工作进展顺利,但是那里的人有一个心口相传的类似于“家法”的约定:只捕大鱼,不捕小鱼。他们用规范化的民俗构成了大家的行为准则,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恩和尊敬。
人们通过这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遵守着长幼有序的生活礼节、享受着岁时节日的欢乐团聚、祈祷着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这就是民俗文化服务性功能的直观体现。
对于民俗的分类,众说纷纭,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陶立璠则在《民俗学概论》中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和精神民俗。本文中,为了更好地引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事例,我们把民俗分为三大类来进行阐述: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
(一)物质生活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可大致分为三小类,即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和生活民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国地域发展的一大特色。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以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创造出如此多的饮食文明。《舌尖上的中国》以食材为载体,记录了中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食材发掘特点[2]169。
依靠土地的馈赠,云南的卓玛得到了养家糊口的松茸;浙江的老包在自己的毛竹林里,得到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云南大理北部的山区,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利用天然的盐井,熬制出“诺邓盐”,并腌制出了极负盛名的“诺邓火腿”。
湖水和海洋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渔业资源。吉林查干湖的一批职业捕捞者正在用冬捕的收获制作出一桌丰盛的全鱼宴,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南三亚,林红旗也率领着他的远洋捕捞队经历了从一无所获到一日千里的心情变化之后,享用着海鱼午宴。
然而,无论是采挖还是捕捞,都带有强烈的破坏性和索取性,《舌尖上的中国》在向我们展示劳动人民获取自然馈赠的同时,也不忘向我们传达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价值观。
卓玛在采摘松茸时,当松茸出土后,她会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以免菌丝被破坏;查干湖冬捕的渔网,采用的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自然而然地将那些未成年的小鱼漏掉了,这是“猎杀不绝”思想最好的体现。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同时,智慧的劳动人民还学会了主动与大自然合作,进而达到资源的良性循环。獐子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牧场,几年前,人们把人工培育的海参幼苗撒在獐子岛海域,使得这些人工幼苗获得了与野生同类完全相同的成长轨迹。这是人类和大自然的携手合作,以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了耕海牧渔的理想。
(二)社会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主要可大致分为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人生礼俗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组织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形成的各种稳定互动关系的共同体,如家族、行会、帮会等。而社会组织民俗也就是指人们建立并沿袭群体内的互动关系,以推动的时候所形成的习俗惯制。
在顺德的均安镇,遇上红白寿诞或大型节日,人们更愿意选择聚合在一起,品尝一席美味的村宴,这也是均安镇人民独特的庆祝习俗。作为村宴主角的蒸菜和作为村宴压轴的蒸猪,使一席美味的村宴得以成型。均安镇的村宴,以美味为载体,将情感联络在一起,成为当地人民不可或缺的庆祝习俗。
二是岁时节日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们就约定俗成地在特定的时间里进行民俗活动。从元旦的拜年至岁末的守夜,无论是清明祭祖、重阳敬老,抑或是粽子、月饼以及腊八粥这些年节的象征食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如冬至,亦称冬节、交冬,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南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在潮汕的祖祠中,人们怀着敬意把各种色泽艳丽的甜品奉献给祖先,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祈福。
三是人生礼俗。人生礼俗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1]156人类通过人生礼俗的设置,使自己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如祝寿礼,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等逢十年举行,长寿面也是寿宴上不可或缺的生日主食。丁村人做寿请客有其特有的习俗——早面午席,也就是说中午需要吃的面条,在早上就要开始准备,表示了对老人的尊敬。在丁村人的寿宴上,吃面之前,任何一个人都要挑出一根最长的面条,放在寿星公的碗里,要等他吃下这碗带有全村人寓意长命百岁祝福的面条,一场寿宴才算圆满。
(三)精神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也可以称为民俗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1]187
在藏族人民的望果节中,人们将手指涂满青稞粉,一个个地按在祭台之上,这些手印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是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恩赐表达敬畏和感恩的重要时刻;绍兴市的酿酒师傅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请酒神的仪式,由于受到天气、风、空气、菌的不稳定性影响,即便是最好的酿酒师傅也不能够确保每次都能酿出好酒,因此,每一年的仪式,都是酿酒师们对自然表达的一种尊重。
民俗文化协调着民众心理,满足着民众的审美需求。[1]25民俗的信仰心理在精神生活民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将自己的愿望寄托于祠堂之上、寄托于求神拜佛的行为之中,人们也习惯在春节这个岁时节日中贴门神、贴对联,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年年有余。这种种的仪式行为和艺术创造行为,都是民俗信仰心理的物化表现形式,在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持。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和调节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保持了文化的稳定性,并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负罪感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达到规范社会的目的。同时,中国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而所有的民族又因为中国几千年的独特习俗,共有中国人生活的特点,这又维系着所有民族的关系。民俗文化强化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协调人们的内心情绪,并保持和延续了自己文化传统上的责任与义务,使各民族在同一个国家中,共同奋斗、一起发展。[3]267
我们通过采松茸、挖田笋感受到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通过长街宴的合作、重阳节的敬老,我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还从望果节的隆重和请酒神的真诚中,体会到民俗信仰的力量。《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其朴实简洁的介绍、干净纯美的画面、直入人心的情感和丰厚的文化渊源,给观众带来了天南地北的美食知识、人文信息和生活图景,不仅使日渐沉寂的纪录片重新焕发了光彩,更是将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项目批准号:09BCO29)的阶段性成果]
[2]王妙甜.《舌尖上的中国》——地域意象与民间传统文化的双重表达[J].大众文艺,2012(21).
[3]缪菁.浅论从礼仪的角度认识民俗的社会功能[J].兰州学刊,2005(5).
大众汽车召回模仿金正恩机器人自杀鸠山由纪夫道歉中央提名省级纪委取消演习湖北团伙火拼天猫成交量吴奇隆前妻油价三连跌苹果解锁难房产税2014放假时间表单独家庭 二胎张震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