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实业精神》栏目是央视CCTV一档以“弘扬工匠精神”为宗旨,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业发展故事”为纪实素材,讲述“中国实业之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大型电视纪实类栏目。
近日,翊新诊断董事长周朋博士受邀参加《实业精神》栏目专访,以《怀炙热之心 造行业之鼎 》为主题,通过镜头真实再现了翊新诊断在微流控技术创新化、产业化路上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工匠精神,以及“让复杂操作变得如此简单,让即时检测助力国泰民安”这句企业愿景背后坚守的初心与使命。
被人们称为“芯片实验室”的微流控技术,正在成为生物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周朋见证了这颗“新星”的诞生与发展,同时自己也投身其中,从美国到中国,从科研到市场,如今,他正带着翊新诊断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下称“翊新诊断”)这艘“小船”驶向远方。
现主持中央电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正点财经》《天下财经》节目,是中央电视台优秀主持人。曾担任2015年央视3·15晚会主持。
“微流控技术或者说产品来讲所谓的我们所说的叫做POCT(即时检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现场快速及时,这样的产品能够广泛的应用的话,对于国家来讲,对于老百姓来讲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
每当流感季袭来,医院便人满为患,检验科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玻璃窗外是等待检测或结果的患者,玻璃窗里是堆积如山的标本和忙碌不停的医生。这种景象,每年都在上演,这种景象,怎么样才可以改变?微流控技术,似乎正在成为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关键“钥匙”。
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微流控掀起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研究热潮,但因其技术壁垒,真正迈入市场的产品屈指可数,翊新诊断是这少数群体中最“年轻”的一位,从开始研发到推向市场不过短短一年半,它缘何能如此之快?
“工作、读博、读书以后的工作,30年全部在美国,不管怎么样依旧是觉得自己毕竟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华人,所以一方面想觉得我们这个技术还是属于比较领先的,而且国家也支持了,那么我觉得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回来做这件事情。”
故事的开端还要从周朋开始聊起,他是这家“年轻”企业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深耕微流控技术领域二十余载的国际知名专家,与微流控技术的结缘源自他对命运峻峰的不断追求、不断攀登。
2002年,中国首届微流控学术会议召开,而远在海外的周朋也在同一年与微流控相遇。在挑战中前行的周朋,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生的规划。
“产业化我个人理解,不单单是一个生产制造,做一个好的产品就从我们这个小小的一个仪器耗材这样一点东西来讲,你所包含的从供应商的管理,在前期产品设计的时候你所关注的后边的生产工艺流程都是你的产业化计划的一部分。”
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人生旅程自此开启,翊新诊断这艘“小船”也正式扬帆起航,一开始瞄准的目标就是产业化。
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生产,绝非易事,即便经验比较丰富,翊新诊断仍旧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参考、没资料,那就一遍一遍去尝试,找寻问题的答案,找寻独有的路径。
“微流控技术涉及到这么多学科的交叉,因为周博他能够把这些人组织到一起,能够解决这些系统的问题,还有对困难的这种态度,实际上会给大家有一个比较好的定心,大家也慢慢变得有信心。”——翊新诊断运营总监 戴敬
夜晚不灭的灯火见证了翊新诊断一路走来的艰辛,而实验室忙碌的身影映射出了每个翊新人坚定的决心。
正因为这种创新、这种专注、这种团结,让翊新诊断快速搭建起了基于薄膜微流控技术的体外诊断产品平台,并且成功投入市场。
“造福人类这个词有点大,但是就是说为社会做一些好事,我认为这个心态,这个愿望可能很多人都有包括我自己,当有一天能够说,我让中国的产品能够做得更好一些,能够走向世界,对你的产品能够竖大拇指的时候,我觉得也是一个很自豪的事情。”
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规划》提出,体外诊断产品要突破微流控芯片、单分子检测、自动化核酸检验测试等关键技术。 2022年,《“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微流控芯片、细胞制备自动化等先进的技术。 时代证明,微流控芯片注定成为要被深度产业化的科学技术。
“让复杂操作变得如此简单,让即时检测助力国泰民安”,这不仅仅只是一句普通的标语,更是承载着每个翊新人的希望。
于国,匠心之士为重器;于家,匠心之士为顶梁;于人,匠心之士为楷模。从初期研发、产品产业化、到至今翊新诊断基于薄膜微流控技术的体外诊断平台正式上市并受到市场认可,其中的每一步都由翊新人用匠心精神刻下。
此次《实业精神》栏目对翊新诊断及董事长周朋博士的深度报道,不仅向整个社会传递了中国科技公司创新驱动、追求卓越的实业精神,同时也展现了薄膜微流控现场检测技术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的关键意义和广阔前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