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 (记者 冯仪 实习记者 郑洁怡)华灯初上,位于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的中国化学大厦“碳中和”大楼在众人的见证下换新点亮。“高光效、高质量、智慧化LED灯,替代此前高耗能、大体积的金卤灯与石英卤素灯,让整座大厦既满足节能降耗的需求,又在视觉呈现上更加美观。” 10月26日晚,中国化学大厦“碳中和”大楼举行揭牌及亮灯仪式。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艺术)中心主任王志军现场介绍到,这次大楼的灯光改造主要从环保与实用两方面做了优化。减少灯具数量的同时,大楼安装的智慧照明系统还会依据环境明暗变化智能控制灯光亮度,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大楼减少50%以上能耗,而且大范围采取间接照明方式使大楼更加立体、有辨识度,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美的夜景空间。
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艺术)中心主任王志军在亮灯仪式上发表讲话
中国化学大厦“碳中和”大楼的揭牌,既是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次积极实践,也在用数据证明,好的照明设计可以让光与人、自然、社会更加友好相处。从住宅到商场,旅游景点到城市规划,灯光的作用早已不只是黑暗中让我们也可以看清周围的环境和物体。灯光还会赋予生活什么样的意义?王志军有自己的思考。
从2004年进入照明行业至今,王志军前后参与过2008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2007广州珠江两岸等多个标志性照明项目。从曾经的参与者,到如今的带头人,在他看来,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也慢慢地认识到光对环境的改变和情绪的引导,对光环境的要求愈加强烈,这是时代的进步。
“我们做照明设计的原则在于见光不见灯”。王志军解释道。“见光不见灯”即设计师在照明设计时尽量将灯具隐藏起来,这是照明设计的大前提。如何巧妙的将照明产品做到隐藏与融合,选用最佳灯具安装的地方与布置形式,如何有效控制眩光并降低能耗。这些都是在中国化学大厦项目做了充分考虑。
以教育照明举例,在为学生设计照明灯光时,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为孩子们还原真实世界的色彩。“在学校上学的孩子们一天暴露在人造光下的时间可能长达八-九个小时,在长时间人造照明的环境里,孩子们对物体原本的颜色认知可能有偏差。”王志军认为,如果教育照明能够把太阳照射在物体上的颜色完整反馈出来,满足孩子们在不一样的区域的亮度需求,那便是成功的教育照明设计。
古镇、不夜城、航线夜游……随着“夜游”的日渐走红,灯光在文旅项目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重要。一面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另一面可能藏着四处躲避人类活动的小动物。
目前修建在非城市核心区的文旅项目,生态环境往往面临着灯光污染的问题。王志军提到,自然景区的建设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前期调研设计显得很重要。“例如要让一座山夜间被照亮,通常情况下,由于人类的入侵,原本在山里生存的小动物突然遇到强光,它们就被迫迁徙到山其他区域,甚至彻底搬离。迁徙过程中也有几率发生意外伤害。所以,我们在布光前,会为动物设置一条生态走廊,保护它们的安全;而灯光面积过大,会引来大量昆虫导致病虫害,因此就需要减小灯光布置范围进行重点布光,做到以点带面。这一举措不仅能保护植物,而且避免了光污染。” 王志军说,在照明设计时,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光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友好度。
如果说新建文旅项目的照明设计要更多考虑光与人、自然的友好相处,那么古建筑的照明设计则更多要考虑怎么保护、并用灯光还原古建筑本身。
“我们在天津负责一座古建筑灯光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呈现建筑本身的彩绘、红墙、瓦面等,并达到保护古建筑的最终目的。”王志军说,古建筑因为年代久远,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将原本建筑墙上的色彩、彩绘完整呈现是照明设计的重点,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光源直射或光照时间过长对古建筑造成破坏。制定照明方案期间,王志军与同事往返北京和天津,通过不断地试验及调整,最终决定在古建筑周围采用精准投灯光以及在地面布光的方法,不断调试灯光的柔合度到最佳状态。“夜晚,柔美的光还原了建筑的古香古色,最后出来的效果大家很满意,站在古建筑外面随手拍,手机不用调试参数,建筑原本的颜色也非常写实。”
目前,在王志军的带领下,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艺术)中心正在筹备“友好光环境空间联盟”。联盟内的成员们在项目设计、落地的过程中会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力求将照明设计与人、自然和社会进行多方位融合。“联盟里聚集了价值观相近的伙伴们,光是否‘友好?’是我们评价一个项目的重要指标。”王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