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综合性服务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产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综合带动作用。文化和旅游高度契合,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山西拥有极为丰富的文旅资源,历史古迹、自然名胜和文化遗产不胜枚举。在短视频盛行与网红经济蒸蒸日上的当下,各个城市在社会化媒体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省各市应积极顺应时代变化,主动开展多样化的城市营销活动,以独特的文化传统、市民生活、风景名胜以及特色美食等为切入点,打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城市品牌与名片,推动本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长期繁荣,让文旅消费持续热下去。
挖掘文化资源,深耕文娱产业。文化既是文旅产业的源头活水,亦是城市营销所依托的根本。一方面,各地要深入挖掘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有关部门要坚持差异化竞争和“特色驱动”,识别、保护、传承、弘扬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选择有特色、着迷、存在竞争力的本地文化进行内容展示和宣传,在吸引游客关注的同时避免低效的同质化竞争。同时,借助新的技术方法和展示形式,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互联网直播、短剧等,为文化资源的展示和传播赋予新活力。另一方面,各地要重视文娱产业的发展,依托文娱产业获取“长期流量”。现象级文化产品的出圈,可以使一座城市获得大量的热度和关注。有关部门可与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影视公司、游戏公司、综艺节目组等合作,支持这些团队录制、取景、创作,逐步建设当地的文化产业基地,产出一批在晋取景制作或以山西城市为背景的文娱作品。此外,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培育本土文娱行业,鼓励创新。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本土文娱公司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场地保障等,助力其茁壮成长。搭建文娱产业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本土企业与国内外优秀企业互动与合作,吸收先进经验和创新理念。加强对文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与高校、专业机构合作开设相关课程和培训项目,为本土文娱行业储备专业人才。提升山西的知名度和好感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进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展示市民生活方式,打造专属城市名片。市民生活是城市文化和形象的生动体现,人们的日常起居、饮食上的习惯、社交活动等每个方面,都反映出当地的历史传承和审美情趣。首先,各地区应保护并推广本地独特的生活习俗与文化特色。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地特色习俗和文化进行普查,建立相应的民俗档案和数据库,通过政策和立法推动对这些生活习俗的重视和保护,并对本土的生活文化进行包装和推广。要通过精心策划的宣传活动与引导策略强化人们的心理认知,如红火热闹的社火、令人垂涎的面食等,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亲身体验这些魅力无穷的习俗、美食,感受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其次,各地应注重当地特色消费品牌的宣传和培育。地域性特色的消费品牌和商品是市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各地既要为本地特色的消费品牌、老字号、文化产品、非遗产品等进行宣传助力,打击碰瓷的“假冒”品牌,也需加大力度培育本土高品质、有口碑、具网红特质的品牌,孵化出高品质且有良好口碑的地域性消费品牌,吸引人们进行跨城异地消费。最后,各地区应繁荣本地的文娱演出、文化会展、体育赛事等活动的市场。比如,近年来太原市积极举办各类明星演唱会和马拉松等赛事取得明显成效。各地应加大对此类活动的支持力度,做好相关的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其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同时,还应鼓励开展民间文体活动、组建民间文体活动组织、培养城市浓厚的文体氛围,为城市文体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注入活力。
拥抱新媒体平台,塑造城市新形象。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下,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阵地。一是让宣传方式更加年轻化和接地气。在传播语言方面,应采用更生动、活泼、网络化的表达方式,让宣传内容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在传播策略方面,应充分的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和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策划相应活动,传播城市文化和魅力。在线下活动中,可以在景观“出片”的位置设置社会化媒体打卡点,引导参与者拍照分享到社会化媒体上,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将城市魅力展示融入线上线下的交互之中。二是做好城市建设规划和展示。有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注重城市天际线和夜景的美学设计,在城市建设风貌的不同观景位置建设一批“城市阳台”或“城市会客厅”,供民众打卡、拍照、摄影、餐饮、娱乐。利用好本地的地标建筑、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公园等展示平台,整合城市的商业和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商业、文化、时尚街区,彰显城市的蓬勃活力与现代风貌。三是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海量的信息。面对复杂多变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必须旗帜鲜明地唱响弘扬正能量的主旋律,以优秀的网络作品来确保互联网正确的舆论导向。应重视各类社交平台、新闻网站和论坛上关于城市的话题讨论与评价,要积极回应和推广,进一步放大城市的良好形象。主动与网友做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展现城市积极开放的态度。通过及时有效的舆论引导,化解矛盾、消除误解,为城市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不断的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者单位:山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