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担使命 勇毅前行谱新篇
来源: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4-10-04 05:56:55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进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日前,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学习交流和研讨阐释。来自新城区委宣传部、国际港务区党工委、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及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重点从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交流。本版特编发此次研讨会发言精华,以进一步加强研究阐释,凝聚思想共识,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提供学理支撑、智力支持,为谱写新时代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展现更多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高东新(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从六个方面对此作出概括和阐释,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既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坚持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是深刻领会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持党百余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靠的就是自信自立。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中国始终尊重科学、坚持真理,重视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注重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坚持将党的理论牢牢根植于中国的具体实践。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民的呼唤。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我们党要不断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审视时代、审视历史、审视现实,把握好国际和国内、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不断提高宏观的战略思维能力。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要拓展世界眼光,准确研判国际风云变幻,冷静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期盼,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燕连福(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我们理解共同富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新时代下更加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原则遵循。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支撑。习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造福广大人民为目的,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发展支撑和发展保证。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引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社会思潮日益活跃、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因此,必须要构建具有强大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层面凝聚起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广泛共识,提振精神力量,补足精神食粮。

  第三,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如果我们仅是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做大“蛋糕”,不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分好“蛋糕”,那富裕惠及的只是少数人,不是所有人,这与我们的共同富裕目标相背离。因此,必须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民生基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我国地区、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获得感不强的关键举措,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好民生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保障。

  刘兰剑(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专门部署,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迈上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体来说,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方面,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潘怀平(西北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既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命题,又指明了具体路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全面落实习法治思想,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总目标和总抓手,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关键所在,是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筑牢法治中国建设的宪法根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途径,是既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又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促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政治领导,也就是说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决策等方面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思想领导,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内容贯穿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要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坚持党依法推荐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的领导人选,加强党在各级政法机关的组织建设,保证党的意志、人民的利益在法治领域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要着力强化法治建设的政治引领。在理论学习宣传上旗帜鲜明、营造氛围,用正面引导占领理论高地;加强对习法治思想的理论研究,拓展“十一个坚持”的内涵和外延,用理论研究占领话语阵地;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法治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守住国家利益“领地”。

  三是要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对党的优良司法传统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指导司法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张天社(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教授):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自觉。

  首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滋养作用,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需要,积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其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秉持客观、科学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第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继承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任人唯贤等理念,阐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等思想,发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源泉。

  第四,明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风尚和行为规范。要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勤俭节约、守望相助的生活理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是非分明、善善恶恶的价值标准,等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行为规范。

  就西安来说,要大力发展西安风格的城市文化,从“周命维新”“秦扫六合”“汉度关山”“唐纳百川”等典故中凝练概括,彰显千年古都独特魅力,形成鲜明的文化风格和精神气度。还要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讲好西安故事,传播西安声音,彰显西安千年古都新形象。

  范建军(市委党校副校长):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正是因为具备这种独有的政治品格,我们党才能穿越百年风风雨雨,一次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才能一次次解决自身问题、革除自身病症,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中国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正因为无私,才能本着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检视自身、常思己过,也才能摆脱一切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围猎腐蚀。因此,勇于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质和优势。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国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回顾百余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我们党曾多次面临各种风险挑战、遭遇重大挫折,每次都能通过勇于自我革命,纠正重大失误,重归正途。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特别是以猛药去疴、重典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党的面貌和气象发生了深刻变化。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应对风险挑战、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是把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深入的庄严宣示,也是对“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的再次警醒。我们党必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保持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克服麻痹松懈、疲劳厌战的情绪,以勇于自我革命赢得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历史主动,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写好新时代的答卷。

  张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了“三个务必”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带领中央专程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延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三个务必”重要论断更是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内在秘诀,体现了中国遵循的宗旨、优良的作风以及一脉相承的自觉和清醒。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人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强大精神动力。坚持用延安精神强化宗旨、叩问初心,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是要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中,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就是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只有团结奋斗才能创造新的伟业。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不仅在当时起到了警醒全党的作用,直到现在也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我们更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延安时期,党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本领,有力开展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有力应对了一系列重大挑战,靠小米加步枪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新征程上,要加强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激励党员干部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

  郜义(新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近年来,新城区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并进行了有益探索。

  深刻认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性。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更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可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更有感召力、道路自信更有凝聚力、制度自信更有向心力;坚定文化自信,可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大思想引领力、价值引导力和文化凝聚力。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主动顺应时代需求,深入挖掘辖区文化的内涵和特质,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使命相结合,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效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实施“文化+”战略,将文化产业导入到全区“四大板块”“五大产业”发展全过程。

  凝心聚力,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新城区有文化底蕴深厚和文化遗存众多等优势,经过长时间探索,形成了建设文化强区的具体路径。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精品文化项目下基层、进社区,逐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着力打造城市书房“兴城”品牌,营造了“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的浓厚阅读氛围;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经成为群众身边的“文化加油站”;把街巷文化建设作为老城区文化提升的重要抓手,建成了以秦腔文化为特色的易俗社文化街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用文化创新开启老城区“新体验”。

  杨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港务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地推动了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加快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是助力西安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器”。近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提速、扩线,逐步成为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极大提升了中西部尤其是西安的对外开放水平。

  推动港产港贸港城联动发展,是加快国际港务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依托“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西安市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布局国内首家超导重离子加速器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引进电商龙头企业,加快打造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加快建设金属、粮食、木材、冷链、整车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助力国际港务区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构筑面向“一带一路”城市功能载体;依托西安奥体中心、丝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培训基地,打造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布局“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城市展示中心;依托正在运行的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三个中心”、第二国际商事法庭,高标准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人文交流基地。

  “内陆港+自贸区”是国际港务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自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以来,西安区域培育形成多项创新案例,“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等经验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AI制图”“全城通办”等政务服务新模式全省首创;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国际铁路联运提单融资”等让更多企业享红利。

  下一步,国际港务区将紧盯“建设世界一流内陆港,打造‘双循环’核心枢纽”目标,全力抓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抓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和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开行,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魏振华(市教育局宣稳办主任):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入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要把握教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表明教育的地位更加重要、目标更加聚焦、责任更加重大。另一方面,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持续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西安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来说,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主动适应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巩固提升普及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秩序和综合育人环境,持续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常态化监测,强化督导及评价的问责机制。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持续推动政策、资源、投入向教师倾斜,保证全市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薄弱学科师资充足;要用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吸引和激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王宏武(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与贯彻落实习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聚焦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和“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在以下方面持续用力:

  第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西安实践。要紧密结合西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际,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明晰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路径。

  第二,强化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高效协同,加快构建秦创原“一总两带”总格局,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取得新突破,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第三,建设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快完善19条重点产业链,推动6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翻番,6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第四,深化市场化改革。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纵深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速国资国企等关键领域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第五,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要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快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高速公路网建设,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第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要高水平规划城市发展,建立“留白留绿”机制,合理配置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控、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推动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第七,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第八,做实民生服务保障。忠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工作,推动出台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第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多措并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第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全面筑牢安全防线;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严守意识形态安全;妥善处置社会领域重大风险。

  贾双红(西安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贯彻习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和“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为抓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西安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篇章。

  一是要建设产业强市。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加强高质量项目谋划、招引、储备和实施,建设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和强大动能,不断突破制约发展堵点,拓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空间。

  二是要塑造发展新动能。推进秦创原“一总两带”协同创新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畅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通道,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硬科技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三是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要跳出“城墙思维”,全力抓对外贸易提质增量和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推动陆港空港协同发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四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守护好历史文化遗存,更好传承延续中华文明和历史文脉,推动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让西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

  五是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牢民生底线;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推动教育优质创新发展;高水平建设“健康西安”,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六是要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持续推进秦岭生态环境整改治理到位、修复到位、保护到位;以绿色发展为方向标,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场硬仗,持续提升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让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上一篇:培养“旅游+文化”人才 助力西安文旅发展——西安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实录 下一篇:严重工程捷报频传、文旅商场热潮涌动 高水平展开稳健前行
推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