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区域农文旅破局的五个系统方法,以重庆的涪陵为例,以涪陵榨菜为爆点,为什么是涪陵呢,我认为他的潜力无限大。
今天心情还有些沉重,早上看到一些种植青菜的涪陵农民的视频,现在正值青菜头丰收旺季,可是来收购青菜头的商贩,收购价只有600-800元一吨,有些甚至400-500一吨,也就是说一斤青菜头高的0.4元一斤,底的0.2元一斤,有人在下面评论了,若厂里来拉,直接0.1元一斤,有个菜农说他种了50吨青菜头,只卖出去5吨,其余准备全部烂在地里不卖了,还有人说1998年的青菜头就卖到0.3元一斤,时隔27年,还是0.3元一斤,这个价连肥料都不够呢,更别说种和砍青菜头的人工费了,一年到头又白忙活了。
青菜头是什么呢,就是制作榨菜的原材料,榨菜是老百姓生活离不开的佐餐食材,市场需求旺盛,一包0.4斤的涪陵榨菜市场价可卖到3-5元。其实青菜全身都是宝,叶子也可制作腌菜,涪陵榨菜是涪陵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全国闻名,远销海内外。
由此看出,农民单单搞第一产农业种菜是既辛苦又赚不到钱,这种生活延续了几千年了,现在还有很多停留在“农”上,是时候改变了。如何破局呢,就是做农文旅商。
国家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其实利好农民。农+文旅商就是农民共同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径,虽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适合做农文旅商,但是涪陵适合,涪陵也一定会做起来,只是看当地村镇领导及有关部门愿不愿意带动当地村民一起去共同富裕。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涪陵有这样的文化渊源,有武陵山大裂谷景、816工程遗址等多个文旅爆品,是可以带动农文旅商协同发展的。再来说这个榨菜,只有涪陵的江风、气候和环境才能吹出这样香气扑鼻的榨菜,我的家乡江北,虽然离涪陵不远,小时候也做过榨菜,在我的记忆中,还是要比涪陵榨菜逊色一些,其实做榨菜挺挑人的,因为是传统手艺,每个人做出的口味都略有不同。当然,我是不愿意去商超买榨菜的,曾去买过两次,那种榨菜“水嗲嗲”、“沙唧唧”的,就不愿再买了,感觉工业味十足,根本就没有被风吹过。而农民做的榨菜是风吹干的。
其实,现在人们很不容易吃到正宗的涪陵手工榨菜了,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好吃的涪陵手工榨菜, 虽然每次都是邮购,价格贵一些,但是他做得好啊,吃不下饭的时候,感冒的时候,就胜过山珍海味,反正会让人心情舒畅一些。
我就在想,既然商贩到农民手里来收购榨菜价格这么低,农民就不可以做自己品牌的手工榨菜吗,涪陵榨菜是一个地方品牌,涪陵榨菜的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制作技艺,应该就是一百年前手工技艺吧,而且在做榨菜的过程中,还可以做榨菜酱油的,我记得小时候就吃过醇香的榨菜酱油,现在的酱油,很少有那种自然香味了。
从网上看到资料,涪陵榨菜中的乌江榨菜这个地域品牌之前还是做得不错的,涪陵榨菜曾请某著名营销大师做过定位策划,提炼出了“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的核心概念,据说策划费就花了七八百万,后来又在央视打广告,广告词是饰演皇阿玛的张铁林说的“乌江榨菜,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虽然一度引起人们的质疑,在电视媒体为王的时代,只要敢重金砸广告,效果还是可以的,因为不管好不好,市场都有这个需求。
只是随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正常的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的喜好发生了变化,以前的铝箔包装、工业生产线、天价榨菜炒作等正在与人们现在需要的怀旧感、情绪价值、非遗文化等发生冲突。再来说涪陵榨菜的传统技艺,专家说的其实不对,当地老百姓都不是这样做榨菜的,哪是什么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程序是这样的,把菜头的茎剥了,切成两半,弄竹条或绳子穿起风干,干了再一次性清理洗涤干净,海椒面,花椒面,香料,盐和转斗搞定了,再匍在坛子里。
虽然涪陵榨菜已经走出国门,世界闻名了,与欧洲酸黄瓜、德国酸甘蓝一起,被列为世界三大酱腌名菜。在外地,在国外,那种标准化生产的涪陵榨菜都这么受欢迎, 如果他们能吃到涪陵农民按照传统工艺纯手工腌制的榨菜,那不更惊喜吗,那不更非遗吗?我认为,涪陵榨菜只有走传统技艺,非遗文化加上创意创新,才能涅槃重生。所以涪陵榨菜需要新的形象定位及包装宣传策略,从去过到现在,个人感觉涪陵榨菜的文化创意还是不够。
如果当地的农民不是0.3元卖青菜头了,而是把产业链拉长,如果以榨菜为龙头,以农文旅商智带动,让农民可以在产业链中得到更多发展红利,涪陵榨菜是能做到上千亿产值的,那时候,涪陵榨菜一定会代表中国榨菜,像中国茶一样,成为世界级非遗。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那么怎么去做呢,当然要打破常规,让农民不单单是种菜,在后面的文旅商中也分到一杯羹,就说五个系统方法吧,或许可以一试。
以家庭或家庭农场为单位,组成村级(或镇级)农民合作社,农民团结才有力量。和其他区县农民合作社进行横纵向文化交流合作,如荣昌的陶艺农民合作社,他们能够生产菜坛,而做榨菜需要菜坛。
培养一批涪陵榨菜手工非遗技艺传承人,将涪陵手工榨菜做成一个大品类,在这个大品类基础上做涪陵榨菜的细分手工品牌,取一些创意的名字,注册商标,让每个农民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发展乡村旅游,将田间地头进行系列的创意化场景打造,如青青子衿青菜创意乐园,或涪陵手工榨菜创意园,打造具有青绿乡野气息的生态文化品牌。让游客可以感觉到榨菜从萌芽到成长到制作的全过程,闲置农房也可改造成手工作坊集,研学教室集、民宿集等。
编一些田间劳作的舞蹈,或者农歌、短剧等,做一些乡村演艺,那里的村庄很美丽,我和我的村庄乡村剧或许可以在哪里落地。
农文旅产品做好后,整个区域文旅打包营销,至少做3-5条创意精品旅游线路,包括活动精品,线上线下同步,从重庆到全国辐射,先到重庆主城各区宣传,包括网红打卡点,甚至社区营销,策划乡村旅游主题一日游二日游,也可以和周边区县如长寿、垫江、丰都等联动。
其实,很多时候,消费者,游客需要这样的旅游线路、旅游服务产品,只是我们没把旅游服务产品以及旅游线路做出来并且宣传出去而已。或许今天有些啰嗦了。诗人艾青有句名言我很喜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城乡文旅发展的策略策划、乡村振兴项目创意策划规划、农文旅商创意策划规划、城市文旅创意策划、企业形象策划、文旅项目运营策划、活动策划以及景区规划设计、广告创意、宣传片制作等。
2、旧厂房、旧学校、老旧街区、老景区、古镇等项目品牌提升创意策划、规划设计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